綠色和平國際供應鏈脫碳評比 台積電、和碩位居前段班

綠色和平東亞辦公室於今(21)日發布「2023國際供應鏈脫碳報告:消費性電子供應商氣候表現評比」,台灣被評比的三家大廠分別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終端組裝大廠和碩與電子零組件大廠鴻海,結果顯示台積電與和碩總體評分等級都有提升,但再生能源占比表現均不如東亞區域其他競爭對手。

綠色和平表示,這項評比是深入分析於東亞地區設廠11家消費性電子業重要供應商。最終結果顯示,立訊、英特爾並列第1;SK海力士、台積電、和碩並列第3;LG顯示器、三星顯示器並列6;三星電子、鴻海並列第8;京東方、歌爾聲學並列第10。

綠色和平國際供應鏈脫碳報告。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國際供應鏈脫碳報告。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指出,台積電與和碩是因為更積極的氣候行動或承諾,在評分上取得進步,而鴻海分數則保持不變。與去年相比,台積電在今年評分由C-提升至C等級,主因是今年9月作出相對積極的氣候承諾,宣布將RE100目標從2050年提前至2040年。對比其半導體競爭對手,台積電持續領先三星電子,總排名與SK Hynix、和碩並列第3。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表示,台積電與和碩在本次評比中擠進前段班,意味著台灣電子供應商終於意識對全球氣候危機採取行動的必要性。但遺憾的是,在「氣候行動」面向上,台灣企業的減碳幅度普遍不足、再生能源占比嚴重落後國際要求。

評比指出,台積電、和碩、鴻海的再生能源占比分別只有10.40%、19.42%、8.28%,與RE100目標相去甚遠。

此外,台積電與鴻海的碳排放量也隨著因增加生產而增加的用電量持續上升,對比2020年,台積電碳排放量增加22.6%,鴻海的碳排放量增加5.13%,僅有和碩碳排放量減少26.29%。

方君維指出,台積電也有近五成再生能源是透過購買REC(綠電憑證)來取得,但憑證不但難以追蹤再生能源實際使用情況,也並未額外增加新的再生能源來源,屬於低影響力取得模式;且也將受限於再生能源市場的供需狀態。

綠色和平建議台積電應優先考慮高影響力再生能源取得模式,像是自發自用、直接投資或是購電協議(PPA),自主控制再生能源的供應。

綠色和平則建議,台灣企業應更積極投入再生能源建置與直接投資,突破台灣再生能源市場供應瓶頸,實際增加再生能源在總用電的占比,才能穩固電子供應鏈的國際競爭實力。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