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會不會太快? 泛歐綠黨訪台團交流經濟與環境平衡解方

台灣綠黨與泛歐綠黨訪台團昨(28日)於立法院舉行座談會,交流國安、經濟與環境議題。代表團成員、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Heidi Hautala)指出,歐盟透過制定氣候法律、實施碳定價及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手段實踐氣候中和目標,在印尼、台灣也有看到相關討論,可見CBAM或許是邁向全球碳定價的明智之舉。

包瑞翰。攝影:李蘇竣
包瑞翰。攝影:李蘇竣

護國矽盾換來污染? 歐盟以碳定價解決產業發展與環境衝突

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等多名歐洲議員組成泛歐綠黨訪台團,昨日與台灣綠黨於立法院舉行「歐洲綠黨觀點中的兩岸關係及亞太安全、能源與氣候調適」座談會,討論如何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以及保護環境之間找到平衡。

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兼具國家經濟發展與全球科技進步的重要性,但作為國家「矽盾」的同時,卻也因大量耗費水電、依賴化石燃料發電而衝擊環境。在邁向低碳未來的進程上,歐洲也面臨相同的困境。

雖然歐盟有碳定價政策,能夠促進自家產業減碳,但高碳排產業也可能因此外移,到其他地方繼續污染環境造成­「碳洩漏」(carbon leakage)。包瑞翰表示,忽略現實的矛盾無助於解決問題,環保人士與工業界需要對話,一同找出解方。

「僅僅在歐洲市場上制定工業(減碳)義務,而不考慮國際競爭也不會成功。」包瑞翰強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CBAM」。透過CBAM的設計,使其他國家進口至歐盟的產品,也能如實反映歐盟碳定價,進而讓全球廠商轉向更低碳的生產方式,歐洲廠商也不致吃虧。

台灣近來除討論碳費費率的價格,環境部長薛富盛也在27日拋出,環境部已開始討論「台版CBAM」,防止台灣廠商碳洩漏。郝塔拉表示,他們看到印尼、台灣等地在這方面有一些討論,「顯見歐盟CBAM可能是邁向全球碳定價的一個明智舉措」。

郝塔拉。攝影:李蘇竣
郝塔拉。攝影:李蘇竣

農民抗爭、右翼崛起 歐洲綠色未來遇挑戰?

台灣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遭遇如光電用電爭議等不少挑戰。歐盟身為全球淨零先驅,雖於2020年通過野心勃勃的「綠色政綱」(Green Deal),近來卻也遭遇農民抗議不斷,加上極右派政黨興起,是否影響歐盟追求2050氣候中和目標?郝塔拉仍抱有信心,他指出,環境議題已然成為主流,綠黨比以往更有機會去捍衛此目標。

郝塔拉表示,或許有些偏右的政黨會覺得,綠色轉型太快,人們付出代價太高,但他仍認為,社會是可以改變的。如應對能源危機不只是著重於增加綠能產量,建造更節能的房屋、走向循環經濟也是解方。

核電風潮再起  德議員:核廢料仍無解

近日在野黨欲提出修法,鬆綁核電延役的規範;國際原子能組織也在比利時舉行全球第一屆核能峰會,欲推動更多核電建置。對此,德國議員米榭托維克(Boris Mijatovic)會後向《環境資訊中心》記者指出,挺核團體很強大,但問他們核廢料如何處理,就難以得到解答,因此就算烏俄戰爭造成能源危機,德國仍堅持不用核電。

核廢料選址不易,儲放時間也是個問題,如高階核廢料部分核種的半衰期可達數萬年以上,橫跨人類世世代代。米榭托維克也指出,有近60座核電廠的法國,兩年前因為夏季太熱而缺乏冷卻水,以至於不得不降載或停運過半數的核電廠,成了氣候變遷下的新難題,「所以說,氣候問題無所不在」。

米榭托維克建議,從潮汐能到風電,台灣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不必發展核電。「你們已經有離岸風電了,我的建議就是再增加、再增加。」雖然他所在的巴伐利亞邦也有類似台灣反對風機的聲音,但「我們仍繼續爭取每一個風機」。

泛歐綠黨訪台團昨(28日)於立法院舉行座談會。圖片來源:台灣綠黨 提供
泛歐綠黨訪台團昨(28日)於立法院舉行座談會。圖片來源:台灣綠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