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鬣蜥高雄橫行 爬上幼兒園樹木、偷吃農民稻子|#鏡新聞
天氣炎熱正是適合綠鬣蜥繁殖的季節,高雄大寮一個晚上就抓了74隻綠鬣蜥。當地居民反應,綠鬣蜥潛入幼兒園甚至爬到樹上,還跑到農民的菜園、稻田,啃食農作物破壞當地環境,農業局指出,如果民眾看到綠鬣蜥出沒,可打1999會有專人到場捕捉。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
天氣炎熱正是適合綠鬣蜥繁殖的季節,高雄大寮一個晚上就抓了74隻綠鬣蜥。當地居民反應,綠鬣蜥潛入幼兒園甚至爬到樹上,還跑到農民的菜園、稻田,啃食農作物破壞當地環境,農業局指出,如果民眾看到綠鬣蜥出沒,可打1999會有專人到場捕捉。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
天氣熱不少民眾喜歡吃生食,但是要注意可能被細菌或是病毒感染。高雄有1對中年姊弟到飯店吃自助吧,吃了兩大盤的生蠔,結果弟弟併發感染性敗血症,姐姐更嚴重引發「肝膿瘍」。二人都緊急住院治療,醫師說兩姊弟本身身體狀況不好,加上生蠔疑似被大腸桿菌污染。醫師提醒,免疫力差的人或是免疫系統還沒發展健全的孩童,最好避免吃生食。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日前一名民眾抱怨,他在24日晚間到北市大安延吉街一間24小時的餐廳吃飯,想不到竟看到2隻老鼠在蒸籠上開派對,讓他當場食慾全消,嚇得立刻結帳走人。
高雄要成了侏儸紀世界了嗎?有民眾通報在高雄大寮的幼兒園有大隻的綠鬣蜥出沒,專業的捕捉團隊沒有在幼兒園發現綠鬣蜥,但倒是在周邊的會結里一個晚上,就抓到了74隻的綠鬣蜥,數量讓人心驚,更讓家長相當擔心,萬一小朋友玩耍時碰上會受傷。 #侏儸紀世界#幼兒園#綠鬣蜥
民視新聞/黃建宇 高雄市報導吃到飽餐廳美食聚集,高雄有對姊弟在飯店Buffet用餐後,幾天後雙雙送急診,疑似是生蠔受到汙染,弟弟引發感染性敗血症,糖尿病史的姊姊也因為免疫功能不佳,出現了肝膿瘍,還好及時治療保住一命。
美國密蘇里州(Missouri)高爾鎮(Gower)的蘭開斯特(Wilhelmina Lancaster)修女已逝世4年,近日棺木被挖出時,遺體竟「完好如初」,絲毫不見明顯腐爛跡象;「肉身不壞」神奇事件令居民驚呆,直呼是「密蘇里州的奇蹟」(miracle in Missouri)。
「強烈颱風」瑪娃越來越靠近台灣,最快明(29)日發布海上警報。不過,今(28)晚就要變天了!因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晚「這3區」將下雨,各位早點回家!
[NOWnews今日新聞]強烈颱風馬娃朝著西北西前進,中央氣象局預計週一(29日)清晨到上午發布颱風海警,目前預測路徑看來發布陸警機率低,颱風假的機會也低。不過要注意下週一到週四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
「強烈颱風」瑪娃持續向西移動中,台灣最快明(29)日下半天、下週二(30日)恐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由於颱風最靠近台灣的時間點,剛好是上班日,放颱風假機率曝光!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 今年第2號颱風瑪娃來勢洶洶,但實際路徑及對台影響都還有變數。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曝瑪娃最新路徑圖指出「無論瑪娃怎麼走,29~1日基
今(26)日各地為多雲到晴,明(27)日也將延續今天的好天氣,僅東半部、午後南部地區及山區須留意短暫陣雨的可能,西半部白天高溫可達31~33度,東半部則較低約28~30度,山區溫度會再略高一些,外出活動請注意防曬並隨時補充水分。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28)日晨紅外線雲圖顯示,「瑪娃」眼牆雲頂溫度增暖,微波頻道雲圖則顯示經過一次眼牆置換,已轉變為「大眼颱」,皆代表其強度緩慢減弱
實際動向撲朔迷離!「觀氣象看天氣」氣象粉專今天(26日)下午指出,原本美國模式預測瑪娃颱風,將在這周日至下周一逐漸北轉遠離台灣,但模式大改之下,變為將「回頭朝台灣東南部接近」,而稍晚該粉專再更新內容,歐洲模式也出爐,預測的颱風行進方向與「美式」大相逕庭,表示瑪娃會轉東北遠離。
[Newtalk新聞] 強颱「瑪娃」步步進逼,中央氣象局預估目前的路徑是靠近台灣東北方北轉,最快明(29)日就會發布海警,不過日前美國也有一報是走「回馬槍」穿越台灣東南方離開,讓不少人對此抱有希望和期待,而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就表示,現在預報已逐漸有共識,還以東北方北轉為主,「回馬槍」的機率非常低,讓不少人感到失望,「台灣到底有多討人厭」。 根據氣象局資料,瑪娃颱風28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17.2 度,東經 128.7 度,以每小時19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2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51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63 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 280 公里,十級風暴風半徑 90 公里。 而根據目前的氣象預報,瑪娃大約週一、週二開始北轉,可能在週一下半天到週二發布海上警報,週二、週三是比較靠近台灣的時間;但日前美國也顯示有可能走「回馬槍」不北轉穿越台灣東南方,成為一個久違的穿心颱而引起討論。 但今日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則表示,最新歐洲模式發散的情況收斂很多,看法逐漸有了共識,不確定性正在降低中,「垂直北轉機率最高」,剩下轉向的角度跟位置,東部防風雨,西部防酷
[Newtalk新聞] 瑪娃颱風已漸漸靠近台灣,目前位於鵝鑾鼻東南東方距離1000公里左右,強度已稍減弱,但仍是強颱,中央氣象局預估發布海警時間將落在明(29)日下半天之後,到下週五前都有可能下大雨,但發布陸警的機率不高。 根據氣象局資料,瑪娃颱風目前位於鵝鑾鼻東南東方距離1000公里左右,仍維持強烈颱風強度,但過去強度已有減弱,暴風半徑縮小為280公里,持續向西北西移動,瑪娃速度已開始放慢,過去速度每小時22到25公里,未來以每小時19公里速度前進。 而氣象局表示,今日瑪娃外圍環流已對台灣東部造成影響,宜蘭到恆春半島出現2米以上的長浪,下半天開始,宜蘭也會因為颱風外圍環流有零星降雨,預計在明天下班天發布海警,影響範圍也會隨著颱風位置的改變,北台灣、東半部、恆春半島也有明顯降雨,甚至北東會出現間歇風雨,遇到下週五前都會受影響,但發布陸警的機率不高。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強颱「瑪娃」回馬槍機率低!網失望:台灣到底有多討人厭夏月電價6/1上路 住宅每月用電120度以下不調整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美國預測模式原先預測瑪娃颱風會轉東北遠離台灣,不料今(26)日最新一步出爐,卻預測瑪娃颱風將「回頭朝台灣東南部接近」,且氣象局表示,瑪娃七級風暴
瑪娃颱風在26日下午,暴風半徑又增大,而且氣象局預估,未來不排除再增強,最快在下週一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但發布陸警的機會還是不高。另外,美國和歐洲預測模式,在短時間內都有變化,最新的美國模式認為,瑪娃有可能回馬槍登陸台灣,而歐洲模式則轉東北遠離。
記者楊晏琳/台北報導 今年地表最強颱風「瑪娃」受到許多關注,不過氣象專家分享,其實東部和南部山區這兩天也下了不少雨,包括熱對流降雨、對流雨等。尤其是今日凌晨的對流雨,
周末好天氣,主要是因為瑪娃颱風外圍下沉乾區接近台灣,才會導致炎熱感,但隨著它持續朝西前進,更可以看到雙眼牆的結構跡象,氣象局預估,下周一(5/29)清晨到上午這段時間,可能就會發布海警,而是否發布陸警,就得看北轉的角度而定,但外圍環流影響下,從下周一到周四,大台北地區、東半部跟恆春半島,有可能較大雨勢出現。
今(27)日白天各地多雲到雨,只有東半部地區有局部陣雨出現,南部有零星降雨。中央氣象局指出,明(28)日各地仍為多雲到晴,東半部不定時會有局部陣雨出現,午後各地山區會有短暫雷陣雨機會,民眾出門要記得攜帶雨具。
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今(28日)晨紅外線雲圖顯示,「瑪娃」眼牆雲頂溫度增暖,微波頻道雲圖則顯示經過一次眼牆置換,已轉變為「大眼颱」(左圖),皆代表其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