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最大望遠鏡 梅花打前鋒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5日電)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ALMA的「前段維護特種車」,由台灣團隊一手打造,通過高山5000公尺的低溫、強風考驗,受到國際矚目。2部車分別被命名為代表台灣的「梅花」和「藍鵲」。

人類地表建造最強大的天文觀測儀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The Atacama Large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是由歐洲、美國、日本與智利共同合作建置,美國和歐洲各負責25座天線,日本負責16座天線。2013年完工時,整個陣列將有66座天線,主陣列散佈範圍直徑高達16公里。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最早在2005時與「ALMA—日本」團隊合作,2008 年與「ALMA—北美」團隊合作。「ALMA-臺灣」團隊的科學家、中研院天文所助研究員呂聖元說,「ALMA—臺灣」團隊結合了台灣工業界的力量,建置「東亞接收機前段整合測試中心」,負責檢測並且已經交付15組接收機前段系統到智利。

前段系統為何重要?呂聖元比喻,對電波望遠鏡而言,前段系統就像人類的視網膜,它讓望遠鏡真正「看」到天空。

ALMA在智利5000公尺的高山上「工作」,當機器需要維修時,如果要搬天線下山,將會是個很大的工程,期間也無法觀測天空,為了讓機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繼續「工作」,美國國家天文台公開招標廠商製造「前段維護特種車」(Front End Service Vehicle;FESV),由中研院天文所、中山科學研究院、磁震科技公司和啟昌工業公司所組成的團隊得標。

從設計到得標花了1年的時間,再花4、5個月製造,由於儀器運作需要低溫環境,特種車的引擎、壓縮機等都特別量身打造,加上要適應高山情勢,還有特別的防震設施,避免儀器受損。

「前段維護特種車」可以舉升6.5公尺,操作人員只要在基地就可以掌控,基地設在3000公尺的山上,特種車則在3000公尺到5000公尺的山上執行任務。

既然是台灣製造,中研院原本希望以國旗代表台灣,但是沒有國家在儀器上放國旗,因此就改以代表愈冷愈開花的國花「梅花」命名,8月已經抵達智利並成功通過5000公尺高海拔檢測,通過測試的當下,所有工作人員都鬆了一口氣,有1回碰到強風,但特種車卻穩如泰山,讓工作人員都很欣慰。

中研院天文所研究技師兼計劃辦公室主管蕭仰台說,美國國家天文台還為此發布新聞稿,內容敘述特種車主要功能是負責維修天線接收器的前端設備,在高山上運作沒有問題,能夠確保科學研究不中斷,計畫是由台灣團隊所負責。

「梅花」的適時加入,為陣列再添關鍵配備,它將增進陣列運作與維護安全與效率,降低研究中斷的風險與陣列運轉的碳排量。

第2輛也是由台灣製造的FESV,規格與「梅花」相同,命名時,研究人員想破頭,掙扎要以台灣黑熊、台灣獼猴、台灣藍鵲等代表台灣,最後「藍鵲」勝出,今天上午11時在基隆港裝船,預計12月初送抵智利,為陣列再添新血。

「ALMA」計畫是在毫米波和次毫米波段進行觀測,這2種波段的波長較可見光長約1000倍。當陣列完成後,將可提供5毫角秒的解析度,約是哈柏太空望遠鏡的10倍,希望以高解析度觀測宇宙,進一步了解宇宙的奧秘。10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