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案/阿桑吉爆密電門 改變美新聞業

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吉2010年「一戰成名」,媒體報導稱他披露一連串美國政府機密檔案的事件為「密電門」,其影響廣及新聞業、尤其是美國新聞業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阿桑吉當時揭密的內容成為全球媒體報導的素材,除為大眾提供一個得以一窺政府內部運作、而且規模空前的窗口,並在過程中改變數位時代的新聞業。

2013年率先訪問史諾登的調查記者葛林華德表示,維基解密輕易產出具新聞價值的獨家新聞,而且比所有其他媒體加起來還多。它做了幾世紀以來美國許多媒體一直從事的工作,即為公共利益揭露真實資訊,美國司法部卻要辦他。史諾登是美國國安局前外包雇員,2013年引爆另一起重大洩密案。

另外,美國司法部指控阿桑吉違反1917年的「間諜法」,但美國沒有任何媒體因違反該法被起訴、遑論定罪。憲法學者幾乎咸認為,起訴媒體將嚴重打擊第一修正案揭櫫的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

外界很容易忘記美國報業近幾十年來持續披露機密訊息,有關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羅斯、葉門、索馬利亞、利比亞、伊朗和中國等國的機密資訊報導,已登上美國幾家最知名刊物的版面,其中大部分資訊的機密等級,皆比維基解密爆料的任何資訊還要高。

提倡網路隱私權的美國「電子邊疆基金會」甚至形容,下一位普立茲獎得主恐被迫在牢房領獎。

除阿桑吉外,英國衛報與華盛頓郵報據史諾登提供的美國國安局機密情資,報導該局透過監控程式蒐集網路數據和電話紀錄,被稱為「稜鏡計畫」,大規模監聽手機、窺探電郵甚至駭入電腦,不但強迫科技公司配合交出個資,監控的外國領袖更超過百人,連美國盟友、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都受害。

史諾登案引發美國間諜機器大改革。美國國會2015年通過美國自由法案,撤銷國安部在九一一恐攻後基於愛國者法案獲得的廣泛權力。但美國情報圈漏洞顯然還在,才會在史諾登案十年後,去年又發生21歲空軍國民兵特薛拉(Jack Teixeira)外洩大量五角大廈有關俄烏戰爭密件案。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搭過嗎? Waymo無人自駕計程車 舊金山全面開放
加州最貴民宿1夜2.25萬 天后泰勒絲等名人曾光顧
密蘇里州六姊妹加起來570歲 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大姊101歲小妹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