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美好感情的因素是什麼?神經科學家:夫妻大腦活動相似性與幸福婚姻有關
當談到愛情時,彼此的相似性還是相異性能預測未來的幸福嗎?令人好奇的是,關於愛情適配度的科學研究出現了相互矛盾的結果,某些研究指出,性格、社經背景、教育程度和吸引力的相似性能預測以後的幸福,但另一些研究則表明,維持良好感情的關鍵是差異。
這足以讓我們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預測婚姻幸福?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認知與系統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精神醫學和行為科學教授梅農醫師(Vinod Menon)與中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執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婚姻成功與否取決於一對夫妻的腦電波同步性,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員招募了 35 對結婚至少 1 年的異性戀夫妻,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性格測驗和人口統計學調查,並被要求評估他們的婚姻滿意度。結果發現,關係滿意度與年齡、性別、結婚時間或人格特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梅農醫師指出,關於人格對愛情適配度的影響實際上相當複雜,事實上在此項研究中就出現這種情況,婚姻幸福感和性格測驗等行為指標之間的關聯非常薄弱。
夫妻大腦同步性與婚姻幸福感的關聯
為了找到一種預測婚姻幸福感更準確的方法,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了研究對象的大腦,並在他們觀看各種影片時測量了大腦活動。有些影片與婚姻有關,例如夫妻談論他們的關係或孩子,其他影片則是非婚姻相關的主題,例如鮮花、建築物或食物的紀錄片。
當研究人員分析大腦活動時,發現在觀看與婚姻相關的影片時,認為其關係滿意度較高的夫妻具有更多的神經同步性,也就是說,在影片播放的相同時間點,他們的大腦有相似的活動。至於非婚姻相關影片,無論夫妻之間幸福與否,都沒有引發更多的大腦同步性。
神經同步性代表兩個人的大腦正在以類似的方式處理資訊,雖然從目前的研究中還無法得知這是否反映了相似的意識想法、潛意識過程,或者兩者兼有。但整體來說,已婚夫妻在觀看婚姻影片時比其他人表現出更相似的大腦活動。
梅農醫師提到,這些影響確實與特定情境有關,不是每種影片都可以促發。最重要的是,那些認為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滿的夫妻,可以觀測到更多的大腦同步性。
感情關係中的大腦活動
這種同步性在稱為「預設模式網路」(DMN)的大腦區域中特別明顯,梅農醫師所領導的史丹佛大學醫學團隊,在 20 年前發現了預設模式網路,該網路涉及關於自我的心理活動,例如在與他人的關係中進行自我思考。
梅農醫師進一步說明,預設模式網路是你的大腦在休息時預設的系統,當你做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比如記住一長串數字或解決數學問題時,它就會被抑制。大腦在進行社會交流時也會啟動這個網路,像是預測對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對於人際關係來說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相似的大腦活動是否將某些夫妻連結在一起,並註定他們會走向幸福的婚姻,或反過來說,幸福的婚姻是否導致大腦活動的相似性。
梅農醫師強調,尚不清楚在一段關係中是否存在選擇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是由類似的大腦活動所引起,或者隨著結婚時間而發展出類似的預測性大腦特徵。
他的研究焦點主要是預設模式網路的活動對神經發展障礙和失智症的影響,至於測量大腦神經同步性會成為約會交友產業和感情關係評估的下一個前衛領域嗎?梅農醫師坦言:「也許如果我更有創業精神的話...但這與我所做的相去甚遠。」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