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可預防糖尿病?專家:可能僅「糖尿病前期」患者適用

糖尿病在各國發生率、盛行率年年攀升,多數原因都是後天肥胖、生活習慣不佳導致胰島素阻抗,那是否有機會藉由營養素補充來做預防?如今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若在糖尿病「前期」補充較多維生素 D,有機會降低罹患第 2 型糖尿病。但國內醫師也提醒,研究使用維生素 D 劑量也遠高於目前「建議飲食攝取量」,高劑量的維生素 D 仍有許多討論空間。

維生素D好處多!也有機會減少胰島素阻抗

根據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發表一份系統性回顧的最新研究,探討維生素 D 是否有益於糖尿病,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組相比,有補充維生素 D 的受試者,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 15% ,絕對風險則降低了 3.3 %。

事實上,過往許多動物實驗已發現維生素D除了已知可以提升保護力、調節生理機能之外,也可減少胰島素阻抗性,甚至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考量全球超過 3.74 億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研究作者推估,補充維生素 D 可以延緩超過 1000 萬人發生糖尿病。但維生素 D 真的有那麼大的幫助效果嗎?

研究血中維生素 D 濃度超過一般安全範圍

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弘毅認為:「維生素 D 補充也可以讓『前期』糖尿病患者回復到正常血糖的機會增加三成,且研究結論超越過去一般的看法,也就是只有在血中維生素 D 濃度偏低、不足的族群,補充維生素 D 有機會預防『前期』糖尿病進展。」

但歐弘毅也提醒研究中看到患者補充維生素 D 後,達到的平均血中濃度都高於一般認可的安全範圍、甚至達到過往被認為「可能有害」的濃度,就血糖平衡而言,必須思考維生素 D 的合理濃度為何。

另外,研究也發現,若能將血中維生素 D 濃度提高到目前認為足夠的濃度(125nmol/L, 50ng/mL)以上,甚至可以降低 76% 的糖尿病風險,但口服維生素 D 對預防「前期糖尿病」進展的效應,在比較胖的族群效果就不明顯。

維生素D劑量、是否為活性仍是補充重點

至今大眾對於維生素 D 較為疑慮的點為,長期使用高劑量的維生素 D  是否會引起尿路結石或是增加高血鈣的風險,安全性尚未經過完整評估,因為研究所使用的維生素 D 劑量遠高於目前「建議飲食攝取量」,且是遠高 5-7 倍之多。

此外,萬芳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任李亭衛認為:「對於把『非活性』與『活性』維生素 D 的研究資料混合在一起分析方式是有疑慮的。」

  • 非活性維生素 D3:用於一般民眾,當作營養補充品

  • 活性維生素 D:應是醫師處方藥物,若是使用過量會有高血鈣的危險

醫師建議一般人適時補充維生素 D 應是服用非活性的維生素 D3,在安全劑量下的補充對於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但民眾也要有觀念維生素D補充過量會有危險性,建議還是先諮專業醫師。

除了補充維生素D之外,李亭衛呼籲:「仍有其它更有效的方式,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對於有維生素D缺乏的人,或許補充維生素D可能可以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但仍需更多的臨床證據。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更多Heho健康文章

活性維生素D與「非活性」的差異!從日曬以外還有這些補充方式

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竟可防重症、抗癌!這樣補充維生素 D 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