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觀點》前瞻從觀念開始

作者:張嘉哲(南投新青年、台灣鄉土文化青年協會理事長)

前瞻建設計畫,在風風雨雨、幾經折衝的過程之中,以時間砍半、預算砍半的方式通過了。其中最受爭議的部分是「軌道建設」,反對者認為,何以軌道建設佔據前瞻建設計畫之預算的半數以上,反而數位相關的預算遠遠不及,實屬奇也怪哉的事情。此外,反對者認為,在軌道建設的項目編列過半的預算,乃是為了選舉綁樁而列,根本是政策買票。許多的反對意見,多是針對軌道建設此一項目。

筆者不諱言,筆者自身對於前瞻建設計畫,亦有所質疑之處。不過,筆者想從「觀念」此一面向談談,不膠著式的在政策本身打轉。觀念(concept),可以說是人們對於事物的主觀或客觀認知,在大腦進行系統化之後,所產生的集合體,那會反映在人們對於事物的處理方式,甚至是反映在人們生活中的一切行為,或是直接將「觀念」這個詞做一個最基本的定義,即思想意識。

身邊有中、南部或是東部的朋友,皆可問一問他們,稍稍詢問:「請問中、南部或是東部的人們是否大部分以自行騎機車或開車為主要交通方式?」再來第二個問題:「請問公車這項大眾交通工具發不發達?」之所以選擇公車作為詢問標的,是因為公車比起火車、捷運等需要大規模建設、土地規劃的大眾交通工具,公車在規劃上最為便捷、成本最低,同時亦最普遍,若連公車的搭乘,皆能用乏人問津形容的話,其它的大眾交通工具更不在話下。回歸到前面所提的觀念部分,政府的角色某種程度而言亦是教育者,除了直轄市政府之外,鮮少聽聞其他縣、鄉、鎮等各級行政單位在教育及宣導「請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長期缺少對於大眾交通工具的教育、宣導,人們自然不會想到將大眾交通工具作為地點之間移動的代步工具,因為沒有被建立起那樣的「觀念」。

此外,據筆者自行走訪其他縣市的經驗及觀察,不得不說公車的車種相當老舊,班次時間不均亦是一大問題。舉例而言,筆者有數次至新竹出遊的經驗,新竹的公車若看外觀,似乎是1990年代的車種,已是相當老舊的車種,尤其是往苗栗的公車,於環保、於性能、於安全性之考量皆必須汰換,而公車的班次時間不均又增加人們搭乘的不方便。只有新竹、苗栗如此嗎?筆者去其他縣市的經驗亦復如是,差別在於「問題的程度」而已。

在觀念尚未被建立起來、公車需要完善規劃卻未規劃的情況之下,人們對於當地較為常見的大眾交通工具之想法只有「不方便、不便利、設備老舊」,自然難以捨棄原先已習慣的交通方式,進而選擇不習慣的大眾交通工具。於各縣市進行軌道建設不是不行,而是軌道建設曠日廢時,緩不濟急。眼下較好的方式,應是回到最根本的觀念部分,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觀念建立起來,同時從最為方便規劃的大眾交通工具著手,雙管齊下,亦為日後軌道建設進行觀念的前置作業,這才是一套完整的前瞻規劃。

———————————————————————————————————
《網友觀點》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