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觀點》零歧視 共創聽障生無障礙學習環境

作者:莫素娟/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榮譽理事長

近日媒體報導新北市一名小學科任教師,要求小學二年級聽障生拔除助聽器,上課也不 願意配戴 FM 無線調頻系統發射器,引起各界批評。該師不瞭解聽障生學習特質與需求、不 清楚助聽輔具之重要性、更缺乏同理心。本會長年服務聽障族群,聽聞此事件深感憂心與遺 憾,係因此事件顯示聽障生所處的社會情境極為不平等,於師生關係上遭受歧視,代表教育 系統無法落實公平受教權,尚須改善。 助聽輔具的小知識 助聽器簡單來說像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見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生的 殘餘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FM 無線調頻系統則像廣播電臺,老 師只需配戴發射器,發射器上的麥克風能直接收音傳送到聽障生助聽器上的接受器,即使在 有多重噪音的環境下,也能清楚接收老師的聲音。 聽見不代表聽懂 有些人會類比助聽輔具就像眼鏡,近視者戴上眼鏡後清楚明晰,聽障生戴上助聽輔具就 能聽得清楚,其實是錯誤迷思,眼睛適應鏡片是一個直覺過程,並不需要專業教師指導或進 行訓練,但聽障生戴上助聽輔具後除了聽見聲音外還必須接受一連串的語言、認知治療,學 習不同音頻所傳遞的訊息。「聽見」和「聽懂」就像社會大眾學習外語,沒有熟諳外語基礎, 聽見外語對話但不一定能夠明白其中意思,聽障生要「聽懂」聲音所代表的意義,還是需要 長期的聽能或語言訓練,才能開啟與外界溝通之路。 提升教師知能之重要性 在此事件中,首先要肯定班導師同理聽障生在助聽輔具的需求,因教師是搭建學校教育 以及學生需求的重要橋樑,須觀察學生不同的發展特質,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本會長期與 各學校資源教室交流,發現教師針對聽障生之溝通策略或聽覺輔具知能略顯缺乏,不少教師 對於助聽器、人工電子耳和調頻系統等助聽輔具的特質或差異不甚了解,因而在溝通上與聽 障生產生誤解。建議教育當局應提供教師相關助聽輔具資訊,或辦理相關研習或個案研討, 提升教師知能,應用於聽障實務教育現場,滿足聽障生學習需求,維護學生聽與學習的權利 。 對於聽障教育環境之期許 本會為了協助聽障生校園學習適應,促進教師、同儕對聽障生特質的認識與接納,長年 辦理「認識、了解、協助-建立聽障生校園無障礙學習環境」校園宣導服務,每年鼓勵招收 聽障生的學校資源教室申請,透過宣導方式,希望增進師生理解聽障生限制,並學習如何以 不同管道達成與聽障生溝通無障礙的目的,更加有助未來以同理心與耐心協助聽障生適應。 期許透過理解、溝通與交流,能使教師與聽障生建立對話與同理關係,避免再有類似新聞事 件發生。



——————————————————-


《網友觀點》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goo.gl/iRPx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