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一哥新篇章 盧彥勳提攜後進「網」夢想前進|華視新聞雜誌

台北市 / 林志儒 採訪/撰稿 林洧旭 攝影/剪輯

說到台灣網球,人稱網球一哥的盧彥勳,絕對是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拿過2面亞運金牌,5度打進奧運,在四大滿貫賽都曾晉級第2輪,尤其2010年溫布頓錦標賽,闖進8強的經典戰役,更是盧彥勳在職業網壇的另一個高峰。2020年東京奧運結束後,他正式宣布退役,從選手變成教練,開設網球學院傳承經驗。已經邁入不惑之年的盧彥勳,如何以另一個角色,繼續在網球界努力培養後進,幫助更多選手,朝人生夢想邁進,一起來看。

頂著酷熱豔陽努力揮拍練習,這是2004年的盧彥勳。20年過去了,這段期間他5度站上奧運殿堂,四大滿貫賽都闖進第2輪,溫布頓錦標賽擠身8強,世界排名最高來到第33位,種種紀錄都是台灣網球史上第一人。

同樣在豔陽下,準時向球場報到,不一樣的是揮灑汗水的目的。2020東京奧運結束過後,盧彥勳宣告退役,告別長達20年的職業球員生涯,高掛球鞋不是結束,而是成立網球學院傳承寶貴經驗。網球退役球星盧彥勳說:「其實最初衷的還是希望能夠,就我們的專業我們的經驗,傳承給台灣後輩的運動員。」

仔細觀察選手動作,及時找出問題所在,立刻修正。盧彥勳說:「幾乎在你身體側邊了,怎麼樣把球送出去,你用很大的力量,覺得的球跑不了。第2個因為球跑不了,你的擊球點在這邊,你又想要讓它跑更多,用更大力所以球亂飛。然後你就覺得好累,因為用很多的力量,但是你看你打到球是在這個地方。」

抓到正確擊球位置,親自示範會更清楚明瞭。盧彥勳說:「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平台跟環境,其實到這樣的環境下,你就無後顧之憂的只要專心地把自己準備好,把精神準備好,把你今天的狀態是要到球場上面做訓練,那我覺得是最好的狀態。」

網球一哥以身作則,積極溝通帶領團隊,包括自己在內有5位專業教練,再加上3位體能教練和1名防護員,在7面硬地球場,為選手精心規劃訓練課程。盧彥勳說:「你要花更多時間在溝通在討論上面,不管是對自己的團隊,跟選手甚至跟家長的溝通。我覺得這些東西,就是你需要花很多時間跟精神,也要有一點技巧地去溝通這些事情,所以我覺得確實沒有那麼容易。」

網球學院教練吳柏毅說:「盧哥(盧彥勳)他本來自己就是,不管任何雜事都親自去處理,他也不是作秀,他就是真的發自內心,希望這個學院更好一點,甚至他連廁所都自己掃。」網球學院教練蔡慶煌說:「有時候我們會一起跑體能,其實這些都不是強迫性的,是看到Rendy(盧彥勳)這樣做,我們是自發性的。」

親力親為下場教學,更要關切身體狀態適時調整,讓選手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況。盧彥勳說:「你那麼早發(球)也沒有用,你要讓它(傷勢)好一點再發,所以我說真的要發就抓最後2到3天再去感覺就好,不然你現在發會痛也沒有什麼意思,你只是心裡安慰自己說我可以發球。」

努力提升球技也要建立良好心態,才有辦法在職業網球路走得長遠。盧彥勳說:「讓他們知道,不管是訓練內容或者是流程也好,還有包括整個職業選手,在準備這些事情上面的細節,甚至在訓練上面的態度跟精神,其實我們希望用這些方式來感染他們。」

台灣職業網球選手卓宜岑說:「我覺得盧哥帶給我們很多,像是一些想法跟心理上的東西,給我們很多很正面的想法,教我們都往好的方向去執行去做。」台灣職業網球選手卓宜萱說:「因為他畢竟也走職業走好幾年,跟以往我接觸過的教練的想法,會比較朝向職業方面的理念,主要也是給我們很多滿好的觀念。不放棄堅持,堅持這兩個字,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

記者林志儒說:「盧彥勳國際網球學院,目前在台灣分為2個校區。在台南長榮大學,是以提供職業等級的專業訓練為主。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網球門外漢,想要好好學習這項運動,把這當作健康的休閒嗜好,那麼在新北淡水的真理大學校區,會是更好的選擇。」

真理大學校區以推廣為主,由盧彥勳的親哥哥盧威儒負責管理,兄弟倆分工合作培養更多優秀選手。盧彥勳哥哥盧威儒說:「我主要是負責營運端,兩邊(校區)的營運其實我都會負責。那彥勳他是比較偏重於訓練跟教練,教練團隊都是他在帶,包含這邊(真理校區)的教練團,其實都要定期跟盧彥勳做匯報。」

盧威儒說:「我們想要把這個東西,慢慢變成一個產業,而不是每次講到網球,退役要幹嘛就是當教練。如果今天這個變成產業的話,那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比賽也是一個產業,裁判、運動傷害防護員、穿線師,這一整套都下來的話,那網球就會有越來越多人參與。」

兄弟同心共同打造理想中的網球學院,但畢竟跟國內傳統基層校隊,訓練手法大不相同,究竟怎麼調整,對選手才是最好的養成模式。

盧威儒說:「我們把自己定位成,希望能夠幫所有的選手。可是就學校而言,他們有時候會擔心說,會不會選手來我們這邊訓練之後,離開他們學校。在定位上我們想要跟他們做一些區隔,因為對我們而言,學院最大成立的效益,就是希望學院裡面的選手,最終能夠去打職業賽。對學校而言,可能需要全中運上面有成績。可是退一步想,我覺得這兩個東西是不衝突的。」

盧彥勳說:「確實在現在這個體制內,我們會相對比較吃虧,因為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大致上都是從學校開始。但是我覺得這不會造成我的困難,因為我們站的立場非常地清楚,就是只要願意來我都幫助任何人,只要誰想要進步的我們都會幫他。不管你會不會打球,打得很一般,打得中上甚至打得很頂尖,來到我這邊就是把你看做是一個選手,我們看怎麼樣訓練你,看怎麼樣讓你在網球上面更進步。」

雖然短期內仍難以改變舊有觀念,但許多國外選手依舊慕名而來,紛紛加入盧家班。香港職業選手劉匡翹說:「我是從網上社群平台看到,這裡有很多人會過來訓練,香港也有人過來,所以我就想過來試一下。我覺得幫助我最大的地方,是心理上跟心態,對網球的熱情跟反應,都比之前好很多進步很多。」

紐西蘭籍/美國大學球員Tina Li說:「我疫情的時候就來台灣了,跟著高中(校隊)一起練習。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就是這邊會專門,在高中那裡就覺得大家都把你練成同一個人,就像機器人一樣。在這邊他就感覺學習你這個人,然後幫助你要怎麼來強化,你的優點怎麼能再更好更好。」

盧彥勳說:「它有困難的地方,它也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是我覺得我們收穫也很多。因為我們只要看到選手有成長,看到選手每天在球場上面的訓練,看到我們自己花時間,然後選手願意去努力去執行,我覺得這個部分就覺得是值得的啦。」

這條路有諸多挑戰,縱使困難重重,他依舊勇敢前行,因為盧彥勳想幫助年輕選手的決心,始終堅定。盧彥勳說:「其實我們就是做教育的,所以更多的是在整個過程,整個內容當中,感染他什麼,而不只單純地教他正拍反拍。我覺得更多是他人格上的養成,跟他人格上的特質,可以怎麼樣讓他變得更好的人。」

透過傳承,幫助更多人勇敢朝夢想前進,卸下選手身分的盧彥勳,人生的嶄新篇章,成績依舊亮眼精彩。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創意狂想曲 氣球達人的故事|華視新聞雜誌
否認「最後一屆」! 周天成「祕密武器」拚巴黎奧運
南方共同市場加速與中東和亞洲國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