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大便細如筷」 竟是卵巢癌晚期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民眾小心!如長期腹脹、腹痛、便秘等情形且大便越來越細,恐是癌症上身。一名40歲的網紅王小姐是,曾因卵巢良性腫瘤開刀,術後持續定期追蹤,但日前開始出現腹脹、便祕等症狀,如廁時大便「細如竹筷」,但因工作忙加上先天腸胃不好,所以不以為意,直到某次因為嚴重便祕就醫,才發現原來是卵巢癌晚期,且癌細胞已擴散至大腸。

醫師呼籲,面對卵巢癌,若能於初期接受手術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9成;若一、二等親屬具有卵巢癌的病史,更應該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醫師呼籲,面對卵巢癌,若能於初期接受手術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9成;若一、二等親屬具有卵巢癌的病史,更應該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收治該患者的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因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確診時多為晚期;而單以手術難以有效控制,通常需搭化學治療,且即使療程結束還是會面臨復發威脅。

賴鴻政說,根據國際臨床研究顯示,患者及時接受完整化療,在疾病穩定控制後,仍約7成患者會在3年內復發,且每一次的復發期間會較前一次短,導致患者陷入化療疾復發的循環中。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據癌症登記報告,2017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約1500人,發生率是女性癌症的第7名,同時也超越第9名的子宮頸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死因之一。他說,據統計,卵巢癌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是由於卵巢體小發現的慢,沒有症狀、沒有好的治療方式,初期多以腹脹、腹瀉、便祕等類似腸胃道症狀為主,加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使得患者難以早期發現。

賴鴻政說,當卵巢癌患者於化療後1年半出現第1次復發,第2次復發有可能在1年後就出現,因此卵巢癌患者在化療後,第1個問題通常是疾病何時會再復發?同時,部分卵巢癌患者具基因突變,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具精準治療概念的藥物已被證實可幫助抑制卵巢癌復發,且健保11月起有條件給付,減輕患者負擔。

賴鴻政呼籲,面對卵巢癌,若能於初期接受手術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9成;另外,卵巢癌好發族群為40至59歲的中年婦女,建議於每年健檢時可以多做骨盆超音波檢查,若一、二等親屬具有卵巢癌的病史,更應該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東洋代理武肺疫苗涉炒股? 指揮中心:配合金管會提供資料
醫師節大會 逾千名行醫貢獻逾40年資深醫師獲獎
WHA復會未邀台 指揮中心:台防疫好未與會是世界的損失
流感疫苗門可羅雀 兒科醫師:施打掉了8成 籲接種獲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