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未收貨 把握180天銀行申訴期

消費者在網路平台購物後未收到商品,這樣惱人的情況並不罕見,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收到商品或追回款項?專家建議,買家可以在購物前做足研究,在購物時看清退貨退款政策並儘量使用可靠的第三方平台付款,在購物後及時追蹤物流信息,發現情況不對時,可及時和賣家溝通,必要時直接向銀行提出異議。

律師杜惠莉指出,網路消費後收不到貨的情況時常會發生,她建議在和不熟悉的平台交易時,先提前做研究,看看賣家的信譽和口碑。同時,在和小平台交易時,可以儘量通過PayPal、ApplePay這樣的可靠第三方付款,因為直接在小平台的網站上輸入銀行卡信息風險更大。此外,買家可要求商家提供郵寄包裹的追蹤訊息,這樣買家可知曉是郵局的問題,還是賣家的問題。杜慧莉也建議,當超過約定期限未收到貨時,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向銀行提出異議申訴。

律師鄧洪分享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的建議,官方指出,當買家超過約定期限仍未收到包裹時,首先應該聯絡賣家,大多數企業都會願意合作解決問題。如果溝通不起作用,且買家仍然沒有收到貨品,FTC建議買家聯繫銀行,對卡上的相關消費紀錄提出異議。根據美國各大銀行的官方信息,在消費支出後三個月內進行申訴是較容易通過的,但如果拖延太久,可能會錯過申訴時段,導致追不回款項。舉例而言,Chase銀行的交易申訴期限是180天,過了180天後,無論用戶有多強力的證據,銀行都無法再受理申訴。

鄧洪表示,商家遲遲不發貨,可能是商家出現什麼問題,也可能是遇上釣魚網站。鄧洪說,有的網站看似是消費平台,但買家輸入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後,永遠不會收到商品,同時信息會被洩露,可能遭遇銀行卡盜刷等情況。鄧洪建議,儘量在有公信力的大平台進行網路購物,如果在不知名平台購物,可以在購買前進行一些研究,看看網站的評價和信譽。FTC也建議,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公司或產品名,包括關鍵詞「評論」、「投訴」或「詐騙」等字詞,看看其他人對此有何評論,並仔細閱讀賣家對商品的描述。FTC指出,如果商家以大幅折扣的價格提供名牌商品,則它們可能是假貨。

鄧洪還指出,需要在購買前留意賣家承諾的發貨時間,根據法律規定,線上賣家必須按照他們公開聲稱的時間發貨。如果賣家未能及時發貨,則賣家必須通知買家原因,並提供給買家一個獲得全額退款的機會。如果賣家沒有公開給出發貨日期,則根據規定,賣家需要在買家下單後的30天內發貨。

FTC建議,如果買家懷疑遭遇詐騙,可儘早透過網址ReportFraud.ftc.gov向FTC舉報。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網購受騙 向銀行申訴錯過時效 華人花錢買教訓
華裔無照攤販 遭法拉盛街霸暴力討錢
紐約市公布49路段限速20哩 未來將設「區域慢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