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數據:禦寒美食麻辣鍋排第一

隨著天氣漸漸變冷,來碗熱騰騰的鍋品或湯品的欲望很容易冒出來,根據網路大數據分析業者《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網友最常討論美食排行榜,依序為麻辣鍋、薑母鴨與關東煮。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觀測今年11月1日至22日與上期冬季台灣平均最為寒冷的3個月分(今年1到3月),進行整個冬季的觀測,排列出前20大聲量榜單;由排行榜來看,民眾最常討論的暖呼呼美食依序為麻辣鍋、薑母鴨與關東煮。以滿意度來看,當歸鴨與藥燉排骨獲得最佳的評價;鍋類最受大家注目,其次則為膳補湯品。 若將兩個期間分開來比較可發現,在天氣轉涼的初期(11/1~11/22),薑母鴨與羊肉爐是大家最先想到的滋補暖身美食,占比分別為17%、15%,可見初冬變寒冷,大家偏向討論膳補美食。 有趣的是,此期間氣溫變化與討論多寡之間的關係,最明顯的美食依序為涮涮鍋、壽喜燒、酸菜白肉鍋,換句話說,天氣越冷,這三種美食的討論度就會明顯變多。 拉長時間來看,2016/1/1~3/31最常被討論的則為麻辣鍋與關東煮,顯見到處林立的麻辣鍋店與販售點眾多關東煮,確實有其支撐市場的能力。 【中央社台北30日電】青壯年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增加,專家說,壞膽固醇堆積心血管壁是心肌梗塞好發原因,愈好吃的東西愈可能有壞膽固醇,如紅肉、全脂奶等,都應節制攝取。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民國104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顯示,國內每18分鐘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包含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腦中風等,也是台灣民眾主要死亡原因。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今天表示,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可以透過控制血脂、血壓和血糖,降低發病風險,但民眾可能忽略,直到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才驚覺。 近5年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40到49歲青壯人口的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從2009年每10萬人有76.4上升到2013年的99.2人,增加3成,且急性發作者有一半根本不知道有心血管問題。 他表示,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子,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飲食常不健康,也增加攝取壞膽固醇食物機會;紅肉如牛肉、羊肉、能一口吃下的魚、蛋黃、全脂奶都含膽固醇。 遠離心肌梗塞威脅,葉宏一建議控制三高,做到減鹽、少酒、減重、戒菸和得舒飲食,多吃全穀根莖類、喝低脂乳,少吃紅肉,多吃魚。中年以上民眾應養成量血壓、血脂、血糖習慣,及早清楚身體狀況。 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李貽恆表示,根據泛亞高膽固醇血症治療不足的集中調查報告顯示,國人血脂控制率僅約1/4達到血脂治療標準,比率居亞洲之末。目前國際最新治療趨勢,建議對高風險病人血脂進行積極管控,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包含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高風險者更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