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民爭取減刑助辦案 高風險且「不受法律保護」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警察辦案除了臥底掌握線索,線民也是破案手段之一,這兩種身分概念類似,最大的差別在於,臥底通常是公務員,受到法律保障,而線民是一般民眾,或是犯罪集團成員想爭取減刑,因此供出老大,這些線民並不受法律保護,資深刑警透露,如果透過線民辦案,只能盡量單向接觸,然後在隱密場所見面,保護線民身分。

電影無間道說:「以為派個臥底就能趕絕我,彼此彼此。」警察和黑社會鬥智鬥勇,互相隱藏身分,深入敵營刺探軍情,電影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也曾上演,退休臥底警察說:「有的是為了檢舉獎金,有的是說,因為在犯罪集團裡面,他受到欺負或者是說內鬥或怎麼樣,他要窩裡反。」

有些線民本身就是共犯,可能想減刑配合警方辦案,但也將自己暴露於危險當中,因為民間線民,並沒有法律保障,而臥底指的是具有公務員身分的偵查員,例如警察、海巡、調查官,線民要協助破案只能自立自強。

退休臥底警察說:「配合我們警察辦案,或者是調查局不管啦,配合辦案的線民,其實我們沒辦法去保護,只能提醒他兩個字就是小心,不是黑道追殺就是司法追訴。」

2021年新店何姓咖啡商人,買早餐回家遭槍手槍擊死亡,檢方查出死者有化學製毒知識,生前與華山會有製毒技術交流,被懷疑擔任「線民」洩漏毒品資訊,疑似提供毒品線索,才遭槍手報復。

退休臥底警察說:「會有危險的販毒集團,販槍集團走私集團,他們有很嚴格的那種,處罰那個背叛者,斷手斷腳不然就是甚至於,會可能會犧牲生命。」單向接觸隱蔽地方見面,現在第一線刑警,盡量不用線民,證據到哪就辦到哪,若要使用線民,得檢察官事先同意,才能受證人保護法保護,實務上輕則受司法制裁,但要是東窗事發惹火黑道老大,恐怕因此命喪黃泉。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我國史上最大毒品走私 貨輪明年法拍 288萬起標
男酒駕遭上銬帶回 所內爆發口角「毆打員警」
刑事局2樓儲藏室突竄火 疑「鎮暴噴霧罐」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