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大學3D打印機 48小時造1棟屋

使用3D列印技術打造混凝土房屋已普遍應用於建築界,緬因大學先進結構和複合材料中心(ASCC)5月推出「全球最大聚合物3D打印機」,首創使用木料建造3D住宅,希望有助解決緬因州住房危機,並徹底改變3D住宅打印技術。

這項計劃被ASCC執行總監達格爾(Habib Dagher)稱為「未來工廠 1.0」(Factory of the Future 1.0)。新型打印機可生產長96呎、寬32呎、高18呎物體,每小時可列印500磅;目標是在一小時內打印1000磅材料。

達格爾向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以此速度,可在48小時內印出一棟「生物基3D住宅」(BioHome3D);與目前房屋建築成本相比,他們的3D打印房屋「非常有競爭力」;「人類面臨人口老化,工人越來越少,房源短缺、貴到買不起。這就是解決之道。」

ASCC巨型印表機及其前身在2019年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聚合物3D打印機原型」,也是唯一使用木料造屋的印表機。緬因大學2022年底測試推出面積600平方呎單戶住宅「生物基3D住宅」,是全球首個使用當地木纖維和生物樹脂材料製成、原料100%來自可再生天然資源的生物基3D打印住宅。

近年來,3D打印技術被用來建造從橋樑到清真寺等各種建築;還有非營利組織在戰區建立3D打印學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創下「全球最大3D打印結構」金氏世界紀錄,計畫到2030年25%新建築以3D打印技術建造。但目前絕大多數3D打印都是使用機械手臂將濕混凝土分層噴出正確形狀。ASCC正在「翻轉劇本」。

達格爾說:「別人用混凝土打印牆壁,生物基3D住宅的地板、屋頂和牆壁都是打印的」;混凝土打印屋需在現場建造,連續兩周天氣不佳就無法打印。ASCC直接在大學校園打印預製模組,再至現場連接創建生物基3D住宅。

生物基3D住宅比混凝土更溫暖可人,而且可持續;當木料列印房屋不被需要時,可磨碎用來打印其他物品。ASCC正在研究使用緬因州鋸木廠木料副產品擴大生產規模。

達格爾說,人們在緬因大學參觀原型機後幾乎都會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有一戶?」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堵車費徵收」無限期延後 分析:為民主黨年底選舉
洛時精選╱誤信會降息 高點買房進退兩難
Trader Joe's隔熱袋搶手 10倍價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