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公開銷燬5億美元毒品

(法新社仰光26日電) 緬甸軍政府表示,他們今天焚燒了價值近5億美元的非法毒品,但也示警,他們無法阻止毒品生產和販運激增的趨勢。

在一年一度慶祝「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的盛大活動上,高高堆起的海洛因、大麻、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命、以及鴉片在商業中心仰光公開銷燬。

根據軍政府官員,電視轉播的銷燬活動也在緬甸其他地方進行,全國銷燬的毒品總價值4億4600萬美元。

但是,緬甸中央藥物濫用管制委員會(Central Committee for Drug Abuse Control)負責人罕見承認,緬甸毒品交易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打擊行動並未收到成效。

中央藥物濫用管制委員會主席索塔(Soe Htut)告訴「緬甸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儘管已經逮捕和起訴無數吸毒者、毒品製造者、販運者、以及販毒集團,毒品的生產和販運根本沒有減少。」

被稱作「金三角」(Golden Triangle)的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非法毒品生產和販運的溫床,尤其是冰毒和鴉片。

其中包括緬甸撣邦(Shan State)。根據聯合國說法,撣邦是東南亞冰毒的主要來源,這裡也混雜著少數民族叛軍以及與緬甸軍方結盟的民兵組織。

分析家認為,於2021年推翻民選政府奪權的軍方,對於終結獲利豐厚的毒品交易並不認真。

獨立分析家馬迪森(David Mathieson)告訴法新社,軍方「實際上是毒品交易的最終保護集團,多年來一直是如此」。

在此次銷燬活動之前,聯合國通報,去年在緬甸查獲了創紀錄的冰毒,政變帶來的混亂也使得鴉片罌粟的種植死灰復然。

本月稍早,根據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UN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2022年在緬甸查獲超過23噸的結晶甲基安非他命(crystal meth,亦稱結晶甲安)。

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指出,東南亞的冰毒批發和街頭販售價格都在下滑或是處於歷史低點。「最有力的地區販運網絡仍能運作,並且有高度的自信他們不會被阻止。」

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1月時表示,自政變以來,鴉片罌粟的生產急遽增加。政治和經濟動盪驅使農民種植罌粟。

聯合國表示,現在用於種植鴉片罌粟的土地突破4萬公頃,約為紐約市面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