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限制存戶提款 銀行爆擠兌潮

(法新社仰光24日電) 在緬甸仰光逐漸露出曙光時,軍方開設的米瓦迪銀行外已有存戶焦急地排隊,因為嚴格限制每日提領現金額度的新命令,加劇了有關緬甸在政變後資金短缺的傳言。

自從軍方將領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以來,米瓦迪銀行(Myawaddy Bank)等數十家軍方把持的緬甸企業面臨遭到抵制的壓力。

蔓延至全國的抗議活動號召銀行等各機構員工響應罷工,使得軍方及其親信掌控的銀行產業在緬甸26日的每月發薪日前,陷入停擺。

在商業大城仰光,大部分民營銀行仍歇業,僅部分國營行庫照常營業,至於從提款機提領現金則不見得都能如願。

現年43歲的商人敦奈(Tun Naing)表示,情勢不確定加劇了大家對現金短缺的憂慮。過去一週來他天天到米瓦迪銀行排隊,期能提領帳戶內的600萬緬幣(約新台幣11萬8000元)存款

雖然米瓦迪銀行是緬甸國內第6大銀行,卻限制每個分行每天只能讓200名存戶提款,而且每人每天限提50萬緬幣。

敦奈說,清早卡位是搶到提款資格的關鍵,而且「有些人乾脆下榻附近旅館好儘早排隊拿憑證」,但有些人就沒這麼好運了。

64歲的退休教師明敏(Myint Myint)一週來天天到銀行排隊,還是領不到錢。他說:「我真是受夠了,他們應該透過(官媒)宣布,我們的錢安全無虞…儘管我的存款不多,但因傳言紛紛,我還是擔心。」

緬甸籍的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國際企業專家Htwe Htwe Thein表示:「我們知道過去軍政府統治時期,他們是印鈔票解決問題,然而這必定導致通貨膨脹。」

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肆虐與實施封城措施,政變前的緬甸即面臨嚴峻的經濟困境,又因公民不合作運動,公務員也響應罷工,預料緬甸的經濟困境將更惡化。

軍方將領已遭到美國、英國、加拿大與歐盟的制裁,而整體經濟也有聲譽受損及外來直接投資減少的風險。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在政變當天立即將緬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由5.6%下修至2%,並指原因是「政治風險升高」。

因外國資金可能暫緩匯入,社運團體「緬甸正義」(Justice for Myanmar)警告,當前軍方可能會動用67億美元(約新台幣1865億元)的外匯存底。目前為止,美國的制裁包括10億美元的資產凍結。(譯者:曹宇帆/核稿:張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