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表來襲】金融市場重傷? 專家:縮表不用過度緊張

面對「縮表」,不少投資人認為,市場充沛的熱錢將因此被抽走,紛紛喊出大多頭行情將終結的口號。不過,專家表示,聯準會的縮表進度,將緊盯市場狀況做調整,投資人無須過度擔憂。

在外商銀擔任產業研究員的周先生說,市場對升息的後續步調,早有心理準備,不過,縮表卻是繼實施量化寬鬆(QE)後,少見的大規模金融政策,過程中充滿各種不確定風險,如果縮表稍有拿捏不慎,鐵定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重傷。

所謂縮表,指美國聯準會替「資產負債表」進行「瘦身」,目的讓「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美國資產負債表從金融海嘯前的0.8兆「暴肥」至現今的4.5兆美元,使得當前金融資產價格昂貴的程度,已超過基本面所能支撐的水準,因此需進行瘦身,將市場資金加以回收,縮表預計持續至資產負債表減至2兆到2.5兆美元間停止。

投資市場對於升息的後續步調,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但對縮表計畫卻有些惶恐。(東方IC)
投資市場對於升息的後續步調,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但對縮表計畫卻有些惶恐。(東方IC)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指出,聯準會主席葉倫發表經濟證詞時表示,有鑑於美國經濟強勁,未來兩年將持續升息,並重申年底前會進行縮表,不過,考量通膨仍存在不確定性,強調升息和縮表的速度會相當和緩。

隨著縮表計畫的啟動,搭配緩步升息政策,全球龐大的熱錢也將因此「消失」,讓不少投資人喊出多頭行情終結的口號。

不過,滙豐投信固定收益研究團隊主管黃軍儒則認為,當前金融市場對縮表的恐懼,有可能也只是虛驚一場。他認為,縮表進度會跟隨市場狀況如通膨,來調整速度與規模,「明顯的事實就是,當今年縮表的計畫及想法公布於市後,金融市場並沒有太大震盪。」

然而,面對從超寬鬆環境到世紀最強的緊縮政策,投資人該如何調整投資策略?黃軍儒直言,投資人不妨思考,當初量化寬鬆的錢,買哪些資產最多,那些資產的影響就最大,「當初聯準會最先買的是公債,其次是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MBS)。」

「當聯準會不再買債,債券流動性減少,價格下降是必然的結果,公債殖利率也將反轉向上。」黃軍儒認為,縮表實施後,美國公債類資產首當其衝,此外,成熟國家的公債價格,恐怕也將跟著走跌,「當市場資金不再氾濫時,市場上一些偏貴或是評價面偏高的資產,被率先處分的機會本來就高,像是一些投資等級債券。」

但根據歷史資料,由於高收益債(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存續期間短,且利率敏感度低,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負相關,在通膨發生及公債殖利率攀升期間較具投資價值。


更多鏡週刊報導
【縮表來襲】世紀最強貨幣緊縮政策來了!專家建議這樣做…
【縮表來襲】從超寬鬆到強緊縮 這樣顧好你的荷包
【縮表來襲】為什麼比起升息,市場更害怕縮表?
【鏡評】現金牛市的萬點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