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 宣布成立3委員會應對國內與全球議題

今(19)日總統賴清德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就職滿月記者會,宣布於總統府下成立跨部門、跨領域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等3任務型編組委員會。

賴清德表示如今台灣已成為世界民主防線的最前沿、國內的先進供應鏈更是下一個世代科技發展的關鍵,「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任何發生在台灣的事情都有可能影響到全球。」並表示現在台灣與國際已密不可分。

氣候變遷方面,賴清德說明,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衝擊,絕對是全人類所面臨最大的挑戰,「聯合國指出,不只是全球暖化,我們已經進入全球沸騰的時代。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統計,去年亞洲是氣候災害的重災區。」

賴清德強調台灣必須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以及最積極的態度來處理氣候崩潰的問題,並指出鄰近的日本、韓國,以及美國等先進民主國家,都在總統或總理層級成立因應氣候變遷的單位,採取積極的作為。

賴清德說明,總統府將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從國家視角的氣候治理進行國際的合作,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落實淨零路徑,實踐綠色數位雙軸以及公正轉型,強調「2050淨零轉型已經不再只是一項理念倡議,而是一個必然的未來。」

而為因應地震、氣候變遷等災害,以及向國際展現台灣擁有能克阻破壞區域穩定野心的強大自保韌性,賴清德也宣布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來強化社會整體韌性。

委員會將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擔任副召集人,擴大民力訓練與運用,加強物資整備、維生系統、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加強國防、民生、防災、民主4方向的韌性,讓台灣政府和社會即使面臨緊急狀態或天然災害仍能維持正常運作。

此外近年來,超級細菌、來源不明的跨國疾病,蟬聯42年國人10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賴清德說道,「我從未忘記我身為醫生的使命,我希望逐步打造減少不健康的餘命、增加健康餘命的台灣。」

該委員會將由賴清德的恩師,同時也是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召集人的陳志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擔任副召集人,預計通過健康憲章、提升環境留才與徵才、優化健保以永續經營、推動全人健康照護模式、加速智慧醫療應用、成立百億財政新藥基金、全力推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

賴清德說明這3個委員會將聯聚社會共識、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藉由產官學研和民間的力量,讓台灣能更有效地因應全球議題,並期望能讓台灣的策略成為世界的解方,「這些全球性的問題與挑戰都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長時間投入資源才能見效,我們今天不開始行動,明天進度就落後,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8月再改寫最高溫紀錄 全球均溫連3月攀高
研究:全球若增溫2度 台灣西部低地恐淹沒
青藏高原近16年冰川融化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