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強化整備及應變量能 全方位驗證演練 提升四大韌性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天(26日)召開首次會議,賴清德總統在致詞時表示,要從3點著手強化,包括全方位積極整備、持續精進台灣的應變量能,以及擴大與民間的連結,進行全方位驗證和演練,全面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他相信當台灣做好準備、展現決心,理念相近的夥伴就會更願意協助台灣。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在總統府召開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他在會議一開始時致詞表示,不論是氣候變遷、大規模天然災害的衝擊,或是威權主義擴張對民主的威脅,都不只是台灣的挑戰,也是全球的挑戰。總統府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運作和目標環環相扣,都與「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韌的台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合作。

總統指出,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政府盤點了公、私部門的資源,為提升社會韌性奠定堅實的基礎,現在則要進一步從「盤點」到「驗證」,並從3點強化。首先是「居安思危、有備無患」,進行全方位的積極整備,讓政府和民間在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都能即時發揮力量,維持社會的正常運作。

第二則是「強化應變、有恃無恐」。總統:『(原音)我們要擴大民力訓練及運用,並且加強戰略物資的盤整與維生配送,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維持運作,健全社福醫療和避難設施的整備,以及確保資安、運輸和金融網絡的安全,持續精進台灣的應變量能。』

第三點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總統表示,中央到地方要進行全方位驗證和演練,並擴大與民間的連結,以系統性、專業性方式找出問題、擬定對策、落實執行,才能解決問題。

總統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目的是讓每個人在緊急危難時找到自己能有所貢獻的最佳位置,以保護自己、貢獻社會、嚇阻來犯的敵人。「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工作內容涉及的面向也非常多元且複雜,因此,委員會的組成必須公私協力,並以實務經驗為導向,兼顧跨專業領域、跨世代、性別平衡等原則,其中,非官方代表比例為67.7%、女性比例為32.3%。

總統強調,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全社會防衛韌性」要應對的挑戰有緩也有急,不只是國家災害緊急狀況,還有台灣長期遭受的灰色地帶侵擾及認知作戰等挑戰,必須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尤其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緣,他相信當台灣做好準備、展現決心,國際上理念相近的夥伴便會更願意協助台灣。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師鐸獎/感謝教師為國育才 賴總統:人才多、人才好、國家就會好
不紙上談兵 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無劇本演練驗證」 轉向「民幫軍」
台灣推全社會防衛韌性 美學者:可借鏡波羅的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