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台蘇-35旅 已能晝夜空中加油

旺報【記者張國威╱台北報導】 解放軍曾參與繞台巡航、部署在南部戰區空軍第二殲擊師第6團第6旅的蘇-35戰機首批飛行員,已於近日通過晝夜間空中加油能力考核,並正在驗證有別於解放軍其他戰機體系的「小體系聯合作戰樣式」,使該旅戰力進一步提升。 央視近日報導,有「南疆利劍」美譽的南部戰區空軍某旅於12月4日組織蘇-35戰機展開跨晝夜飛行演練,其中包含了空戰練習及對地攻擊等項目。這次演練該旅嘗試驗證了蘇-35戰機空對空、空對地間資訊交互與資源分享,在多機編隊協同攻擊等作戰運用上取得突破。 而晝夜間空中加油能力考核更是該旅接裝、改裝蘇-35的重點演練項目。在該旅組建的「蘇-35作戰研究中心」部署下,依靠同樣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蘇-30(充當蘇-35教練機)的帶飛適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全旅首批飛行員都通過了晝夜間空中加油能力考核。 蘇-35非常規機動力強 該旅副旅長王曉東表示,蘇-35裝備了呈33度斜角安裝的向量噴嘴發動機,在縱向或者橫向都能實現偏轉操縱,非常規的機動能力,在未來空戰以及近距格鬥當中會發揮很大的優勢。 南部戰區空軍第二殲擊師第6團第6旅於2016年底陸續接收蘇-35後,在換裝之初就重塑訓練模式,打破過去解放軍空軍「技術訓練─武器使用─戰術運用」依次推進的常規,將三者融為一體同步進行,在全旅推行「實戰化改裝」已近2年。 該旅目前正在驗證「小體系聯合作戰樣式」,也就是基於蘇-35機隊內部的資料鏈,實現戰場資訊共用,完成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簡而言之,蘇-35本身有一個強大的資料鏈支撐,可以內部產生一個小的體系,資源分享、資源互補,如果有一架飛機受到干擾或者出現故障,其他飛機可以立即補充上來共用、分享空中態勢資源。 繞台 實戰化改裝訓練 在「實戰化改裝」過程中,該旅於2018年就派遣蘇-35參加了兩次實戰任務,一次是飛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另一次則是配合東部戰區雙向繞飛台灣,也是蘇-35首次伴隨轟-6飛越巴士海峽;該旅駐地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機場,旅徽是南方神鳥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