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潮掀「原廠藥」與「學名藥」藥效之爭 用不慣學名藥真的是迷思?

國內掀缺藥潮,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稱民眾習慣原廠藥、用不慣學名藥是種迷思,他認為「此風不可長」,並強調學名藥成效及安全性與原廠藥一樣。但真是如此嗎?療效有差,真的只是民眾的心理作用?

「原廠藥」指的是藥廠經過長期研發與實驗、取得專利的藥物,在專利期內只有該藥廠可以生產這款藥物,價格較高昂;待專利期過後,原廠會公開藥物主成分,其他藥廠也可以生產該款藥物,這就是「學名藥」,價格相對較便宜。

國內缺藥潮從年初延燒至今,部分原廠藥必須以學名藥取代,例如降血脂原廠藥「立普妥」,有醫師就遇到病患仍習慣使用原廠藥。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認為,用不慣學名藥的說法有待斟酌,醫界的人說這種話並不妥,因為所有學名藥都通過相關試驗,經過食藥署認證才能取得藥證。

「三同」學名藥 藥效與原廠藥完全一樣?

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指出,學名藥與原廠藥經常強調「三同」——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照道理來說,主成分相同,並經過藥物生體可用率(BA)及生體相等性(BE)的試驗,學名藥與原廠藥的療效應該要相同。

不過,儘管影響藥物作用的關鍵在主成分,但賦形劑、其他佐劑難保不會影響藥物的效果與吸收,例如有些人可能對特定賦形劑過敏;此外,主成分的來源地也可能影響藥效,「(效果)一樣是指100%一樣,還是只要90%或80%一樣就可以?要把學名藥和原廠藥完全劃上等號,一定有困難。」

「撇除心理作用不談,學名藥和原廠藥應該要有同樣的效果,如果此言為真,為何食藥署要設立『全國藥品療效不等通報系統』?」王明媛說,政府應把關學名藥的品質,否則三天兩頭發生學名藥回收事件,民眾對學名藥的信心自然打折扣。

非主成分的賦形劑 在人體的反應不盡相同

雙和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洪明佑也說,原廠藥過了專利期後開放其他藥廠生產,技術不會完全一樣,像是賦形劑將主成分集結成一顆藥,有特定配比。早期也耳聞病患用學名藥的皮膚藥膏,怎麼擦都好不了,改用原廠藥立刻藥到見效。

他補充說道,美國FDA關切的是藥物的活性成份必須相同,因此學名藥和原廠藥的差異主要是在非活性成分,也就是賦形劑。他舉例,1960年代晚期,澳洲發生病人使用抗癲癇藥物phenytoin過量事件,雖然藥物減量後病人就恢復正常,但事後調查發現,1967年有一家生產該款學名藥的藥廠將賦形劑中的稀釋劑「硫酸鈣」換成乳糖,目的是讓藥物從膠囊中快速釋放,卻使得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升高,造成大多數病人產生副作用,只有少數病人因為藥物濃度升高而讓癲癇獲得控制。

這次事件說明,學名藥和原廠藥雖然在藥物的主成分、純度、品質和藥效強度等必須相同,多數時候療效和安全性也應該相同,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賦形劑不一樣,人體的生物反應也不會完全相同。

另外,「治療指數狹窄」(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的藥物也是必須關注的議題。

治療指數狹窄指的是藥物治療濃度的範圍,濃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例如抗凝血劑Coumadin,體內藥物濃度低就無效、體內藥物濃度高會出現毒性,所以賦形劑可能導致藥物濃度產生差異而影響治療成效。

洪明佑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2008年刊登一篇分析研究指出,比較心臟科「學名藥」和「原廠藥」在人體的反應,但沒有發現有意義的差異,且不影響病人經過治療後的結果。但他強調,這只是心臟科藥物的情況,不能將所有藥物一概而論,必須「case by case」,前述癲癇藥物就是最好案例。因此學名藥和原廠藥無論是藥劑學主成分或生物活性反應,都需要主管機關幫忙把關。

學名藥廠牌多 品質可能參差不齊

以最近衛福部公告15項缺藥品項來看,其中3款市占率較高、可能須以學名藥替代,對民眾用藥造成衝擊:

• 降血脂藥Ezetimibe/Atorvastatin 10/20毫克:以Atorvastatin為成分的原廠藥就是立普妥,國內外均有生產三同的學名藥,其中有些學名藥國內醫院也有進貨;但王明媛說,並非每一家藥廠生產的學名藥都夠好,品質可能參差不齊,而且降血脂藥屬於慢性病用藥,有些病患用了10、20年,「原本在吃的那顆藥不見了,對患者來講,缺藥就會很嚴重。」

洪明佑也說,過去有病患改用立普妥的學名藥,抽血檢測數據看來沒有太大差異,「但其他醫院可能用不同學名藥,結果可能就不一樣。」

• 腸胃用藥Lansoprazole口溶錠:原廠藥是泰克胃通,主要改善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現在只能以「二同」的學名藥替代,原廠藥是口溶錠,學名藥是膠囊劑型,即使同成分、同劑量,不同劑型在體內吸收、分布、利用的速率和效果可能略有差異。

• 鼻炎用藥Mometasone水溶性鼻噴液劑:原廠藥是內舒拿,可緩解過敏性鼻炎,學名藥相對較少,不過王明媛表示,目前生產該款學名藥的台廠製藥水準頗值得信賴,因此學名藥的效果和安全仍具穩定性。

美國人學名藥吃更多 藥師:學名藥品質有賴政府把關

王明媛指出,這波缺藥潮是全球性的,不光是台灣,日本、美國早已發出警訊,「美國人吃三同藥吃得更多,他們的處方箋從來就只有學名成分,藥師給哪種品牌藥物都可以,只要學名正確就行,因為他們政府很嚴格把關療效,所以重點在於政府給民眾多少信心。」

以日前相當搶手的原廠退燒藥普拿疼來說,主成分是Acetaminophen,國內民眾大多是自行到藥局購買;實際上在醫院拿到的大多是學名藥,照樣能退燒,「薛部長講的是對的,照道理說,學名藥和原廠藥幾乎一樣,但能不能畫上等號,有賴政府努力維護學名藥聲譽,如果政府有心扶植學名藥產業,就該做好把關。」

不過王明媛語重心長地說,缺藥主要發生在社區藥局,如果民眾堅持用原廠藥,回醫院通常還是拿的到。然而,這一現象凸顯了國內藥物分配不均的問題,藥廠供應鏈第一優先保障仍是醫院,一旦遇到藥物短缺,最先犧牲的往往是社區藥局。這樣的現象有悖分級醫療,反而鼓勵民眾大小急慢性病都往大醫院跑。藥物的分配,有賴政府與藥廠省思、重新調控。

延伸閱讀:

止痛藥何時吃最有效?需要消炎成分?副作用、禁忌公開

健保調降藥價、原廠藥退出台灣,我吃的藥會受影響嗎?

買不到普拿疼不用怕,這3種一樣有效 中藥也有用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