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車缺人手 「噗噗共乘」推行不易

噗噗共乘 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聘用在地居民當駕駛,除了帶來交通便利之外,也期盼能增加在地就業機會,但是問題來了,當地有生產力的中壯年,幾乎都是在山區務農,噗噗共乘的駕駛,得接送老老小小,時間被切割地相當零散,幾乎整天被綁住,再加上駕駛得自己提供車輛,山區道路蜿蜒又有坡度,對車輛的消耗磨損大,這些都讓人望之卻步。因此噗噗共乘立意雖好,但推行起來困難度也很高。

部落居民 李初枝:「我現在快80歲了,這個可能不只,有沒有快90了。」

從小在部落長大,起風了,初枝阿媽知道山雨欲來,駝著身軀快步收拾,她一個人,隔代教養5個孫子。

照服員 賴玉花:「我們是本地人,我們也很了解我們部落的狀況,防止他們老化,總比一直待在家裡好。」

新竹縣玉峰村長 林清文 :「我們這邊村民1800多個,可是有生產力活動力的,幾乎都到外縣市。」

部落居民 李初枝 :「愛巴只有早上,星期一很早。上次有坐過,我們去高揚威那邊,有噗噗共乘坐過,之前有,現在沒有。」

部落住家不一定位在馬路旁,甚至要繞好幾公里山路,才能接上主幹道,公車每天只有一班,出門對老人家來說,實在不容易。

噗噗共乘駕駛 沙美伍道:「商店阿姨說她今天也要去,但是她不在我的派車單裡面,沒關係。今天載那麼多小姐,那麼好。」

噗噗共乘駕駛 沙美伍道 :「我有預備心,做這份工作,一定會是會跑很長的時間,山下的1公里,是我們這邊的2公里,2.5公里,你知道那個概念嗎,就是上下坡,而且車子的消磨。」

噗噗共乘計畫,聘用在地人當駕駛,以自用車來接送。

噗噗共乘駕駛 沙美伍道:「前面一個司機,就是因為這樣往返,他覺得跟收入不符成本,仔細去想,司機的精神還是要去考慮,不然以後流動的會很快。」

或許是體察到偏鄉運輸有多重障礙,交通部終於在2021年11月,有條件地鬆綁規定,讓偏鄉地區既有白牌車或個體戶得以就地合法,期盼吸引當地居民投入噗噗共乘,增加就業機會。但是,目前看來成效有限,農忙時期或觀光旺季,幾乎沒有人願意參與。

部落居民 陳妹雲:「如果你要當噗噗駕駛,除非你沒有在務農,我們務農,天一亮就要去田裡了。我們可能,山上習慣自由,他們不喜歡時間綁在那裡,因為就是孩子要等到8點夜課輔才接。」

噗噗共乘駕駛 沙美伍道:「進去派車單裡面找,我們要接的小孩有哪些,要確定名單,到他們來的時候,就開始去刷卡,都預約好了。」

部落居民 曾文鄉 :「7點到學校,上博幼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才到。」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 王穆衡:「我們並不強調偏鄉服務,一定要高科技,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網絡的存在。」

時間,彷彿在山區放慢了速度,沙美送學童回到家已經晚上9點,並沒有急著離開,還留下來,多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狀況。

比起公車,山區噗噗共乘的確多了一分溫度,但只靠少部分人的熱誠,恐怕不是長久之計,還需輔導在地居民轉型投入,才能織出更完整的運輸網絡。

採訪撰稿 李雅萍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雨下到何時?周末才放晴
安培淂攝影之眼 利維夫的榮光與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