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嗎?經濟部推限溫令 能源局強調:最舒適且幫業者省電

能源局推動,餐廳用餐時段限溫23度。(示意圖,與事件無關/TVBS資料畫面)
能源局推動,餐廳用餐時段限溫23度。(示意圖,與事件無關/TVBS資料畫面)

經濟部能源局推動餐廳、飯店及百貨美食街業者未來用餐時段限溫23度,掀起軒然大波,部分業者擔心會降低顧客上門意願,政府應回歸缺電基本問題來解決,而非限制溫度。能源局今(16)日說明冷氣適溫運動用意,表示經各項科學指標研究,用餐時段23度、非用餐時段26度,為人體舒適的狀態,可同時確保消費者得到舒適服務,且也讓業者節能減碳省電費,現階段也將推動業者自主管理,目前32家業者、1300個據點響應節能自願參加溫控活動,並無法規納管規劃。

能源局解釋,現階段推動業者自主管理,並無法規納管規劃。(圖/TVBS資料畫面)
能源局解釋,現階段推動業者自主管理,並無法規納管規劃。(圖/TVBS資料畫面)

能源局指出,環境熱舒適度會受到溫度、濕度、風速、熱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及衣著量等六大因素影響。由此考量才推動一般場合26℃為平衡的舒適度;用餐時段因為現場有供應熱食,熱輻射溫度較高,活動量及衣著量也較一般空調環境不同,熱舒適度建議為23℃。

經濟部特別澄清,目前的冷氣適溫2623運動,將由自願性接受節能輔導的32家業者1300家觀光旅館、連鎖餐廳、會議中心等服務業試辦,其他服務業不受影響。率先響應示範的企業,也可接受能源局的節能協助,幫大家進一步節省電費成本。

經濟部表示,在服務業推動節能減碳時,冷氣是服務業更能節能省電費的項目,因此不僅能源局有相關的節能家電補助,以及疫後預算中,針對商業服務業的空調系統節能補助。

經濟部2013年推動《指定能源用戶節能規定》,規範20類營業場所「室內冷氣溫度限值26度」,當時考量用餐有熱食及熱源,因此未規範餐館、或有附設餐廳、美食街的用餐時段,強調目前在科學研究後,針對用餐時段,有23度的溫度建議。

火鍋業者擔心影響大。(圖/TVBS)
火鍋業者擔心影響大。(圖/TVBS)

經濟部表示,今年推動「冷氣適溫運動2623」,目前以推動業者自主性管理為主,暫無法規納管考量。將由觀光旅館、連鎖餐廳、會議中心等服務業率先響應示範,推動營業場域「會議冷氣適溫26℃±1」及「用餐冷氣適溫23℃±1」,藉由空調系統改善及場域溫度監控,達到場域舒適又節電的目的。

更多 TVBS 報導
餐廳飯店、百貨美食街用餐 試辦冷氣「限溫23度」違規擬罰
餐廳吃飯冷氣低於23℃將開罰 火鍋、燒烤影響大
「冷氣少吹一點!」住宅電費最高暴漲10% 台電籲節能
核二廠2號機將除役 經濟部次長「3點掛保證」:不會缺電

👉2023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 購買攻略看這邊

◤世界地球日◢
必備環保用品 全館下殺3折起
保溫杯吸管杯 通通買一送一
節能標章家電 排行榜推薦
隨身環保筷 愛地球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