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腦靜脈竇栓塞險昏迷 輔大醫院腦血管機械式取栓手術救命

隨著腦血管介入治療的進步,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日前執行腦靜脈竇栓塞機械式取栓手術,醫療團隊即時診斷病人狀況,並利用微創導管技術進入腦部阻塞血管移除血栓,不僅立即改善腦部血液回流,病人也在手術後 四日康復出院,回到正常生活。

新北市60歲男子一向身體健康,無三高病史,且擁有良好運動習慣,每日慢跑5000 公尺,日前在家中如廁時突然暈厥,妻子進門後發現男子倒臥在地叫喚無 反應,四肢出現疑似癲癇的不正常抽動,緊急送至輔大醫院,經腦部電腦斷層 檢查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腦靜脈竇栓塞。

個案病況在住院藥物治療期間頭痛無改善,且腦部有新的出血,醫療團隊 緊急進行「機械式取栓」手術,利用微創導管技術直接從腦靜脈內取出血栓,改善腦部血液回流,手術總共耗時僅不到 1 小時。手術後經過 2 天加護病房的觀察與抗凝血藥物治療,個案在手術後第 4 天康復出院,1 個月後已恢復規律 慢跑。手術後 6 個月追蹤腦部磁振造影檢查顯示腦靜脈竇已完全暢通。

神經外科鄭皓中醫師表示,腦靜脈竇栓塞非常罕見,是一種因為腦靜脈竇產生血栓,導致腦血液回流不佳所造成的腦血管疾病
將近 9 成的患者會有頭痛症狀,2 成患者呈現意識不清,而與常見動脈阻塞的腦中風最明顯的不同在於 近 4 成患者出現癲癇,比例相當高。上述個案在如廁時疑似出現癲癇,經醫療 團隊診視後,緊急安排施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檢查,得以即時確立腦靜脈竇栓 塞診斷。

鄭皓中醫師強調,嚴重的腦靜脈竇栓塞死亡率高達 34.2%,早期診斷以及即時的治療才能使病人得到最好的預後。根據國際治療指引,抗凝血劑是第一線的治療,「機械式取栓」手術則是將取血栓的導管從鼠蹊部穿刺進入血管,經過 身體內的主要血管到達腦部阻塞的血管,再利用導管抽吸、取栓支架等物理性 的方式,直接移除腦血管的血栓,手術平均費時不到 1 小時。對於抗凝血藥物 治療反應不佳、意識不清、出現腦出血等病人,建議使用微創導管技術進行
「機械式取栓」手術,盡早改善腦部血液回流。

輔大醫院神經外科團隊與影像醫學科共同合作,在腦中風患者執行經動脈「機械式取栓」手術已具備世界一流醫學中心的水準。如今治療團隊也將此技 術應用於罕見的腦靜脈竇血栓,期望為大台北地區的腦中風患者帶來更完善的 醫療。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罕見腦靜脈竇栓塞險昏迷 輔大醫院腦血管機械式取栓手術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