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慢地震」現蹤台灣!位置深層難察覺…殺傷力有多大?專家舉14年前案例:恐加速大地震時間


地震竟有快慢之分?日前連日出現有感地震,今(8/22)日上午9時23分花蓮縣又發生芮氏規模4.2「極淺層地震」,讓台灣民眾再度關注起地震動向。據了解,台灣觀測到藏有「慢地震」,同時也是世界少數在「非火山區域」造山帶觀測到的「慢地震」。專家指出,「慢地震」雖極其緩慢而微弱,卻可能加速大地震的發生時間,造成大規模地震也不成問題,殺傷力絕對不容小覷。

今(22)日上午再度地牛翻身,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天上午9時23分花蓮縣秀林鄉發生芮氏規模4.2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西北西方11.6公里處,深度16.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指出,這起地震觀測到最大震度為4級;震度4級地區為花蓮縣,震度3級地區為南投縣,震度2級地區為台中市,震度1級地區為宜蘭縣。

除了來的又快又急的典型地震,台灣竟也出現「慢地震」現象。什麼是「慢地震」?氣象署說明,「慢地震」是一種隱身在雜訊裡的震動源,相比於一般地震數十秒到數百秒的能量釋放時間(每日錯動可達數十公尺),慢地震的發生可以從數小時到數週不等(每日錯動不超過數公分),極其緩慢而微弱。

「慢地震之所以能如鬼魅般存在著」,其一原因正是「慢地震」發生的區域,相較於一般地震來的更深層。簡單來說,一般地震大概在比30公里淺的「脆性」位置,慢地震則是在大約50公里深、介於「脆性」與「塑性」變形區域。

也因此,無論潛藏的深度,或是地震發生的破裂處,都讓慢地震就算「偷偷來」也不容易被察覺。

台灣「慢地震」藏在哪裡?

殺傷力有多大?

至於台灣是否有慢地震?氣象署指出,台灣的慢地震主要位於中央山脈南段下方,地震最高峰則發生在玉山南方,也是世界少數在「非火山區域」造山帶觀測到的慢地震。

此處正是歐亞板塊停止隱沒、開始與呂宋島弧碰撞的「過渡帶」;由於這裡沒有一般地震,也沒有成熟斷層面發育,因此恰好是理解慢地震生成機制的好地方。

然而,慢地震看似沒威脅性,但其威力絕對不可小覷。「台灣慢地震與鄰近區域的地震,在時空上似乎有某種關聯。」氣象署以14年前一案例作為解說,「2010年甲仙發生規模6.4的地震後,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科學家發現慢地震的活動竟然加速了!除此之外,過去十年內更有研究指出,慢地震也可能加速大地震的發生時間。」

氣象署透露,種種原因都說明著,看似沒什麼殺傷力的慢地震,卻與一般地震存在的不可忽略的關係,「換算慢地震累積的能量釋放,要來個規模4至7不等的地震也不成問題」,絕對不容輕忽。


更多今周刊文章
房貸利率3%將是地板價?央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4大衝擊全解讀:突破限貸令「房貸申請秘訣」
新秀鋼琴家被母借名背千萬房貸,手壞了只能開計程車賺錢…「別求孩子當你的搖錢樹」:證件千萬別給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