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後 汽車製造業 提升機器人製程取代人力

汽車製造業數十年來不斷提高自動化製程,如今更計畫引進更多高科技機器人,以抑制不斷上揚的勞動力成本。

華爾街日報(WSJ)15日報導,最近在福特汽車(Ford)投資人電話會議上,財務主管勞勒(John Lawler)被問到如何支付員工新合約時,即明確指出「自動化時代」來臨。

密西根州製造業顧問公司Harbour Results總裁蘿拉·哈伯(Laurie Harbour)指出,勞動力成本上揚將加速自動化製程全面發展並強調:「自動化就是汽車製造業的未來,而且超越我們以往所見。」

「聯合汽車工會」(UAW)去年發動罷工,迫使底特律三大車廠福特汽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同意在四年內,逐年加薪至25%,創下勞動力成本最大增幅,預估福特每輛汽車製造成本增加約900元,通用每輛汽車成本增加500元。

因此汽車業必須製定新策略以抑制勞動力成本增加,自上世紀六零年代,汽車製造業即引進機器人技術,以提高效率和產能,通用汽車在1961年將一款名為Unimate組裝機器人負責壓鑄零件處理。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統計,機器人最大顧客正是汽車製造業,2022年全球車廠配置13萬6000組工業用機器人設備,僅次於電子製造業;2018年福特汽車遍布全球20多座車廠,至少有100台機器人設備投入製程。

其中特斯拉(Tesla)更是車廠自動化的領先者,其他車廠也紛紛起而效之,特斯拉高層去年表示,引入更多自動化設備是降低成本50%目標,能否在未來達標的重要關鍵。

根據報導,目前數十家興建中的電池廠和電動車廠勢必為高科技製程打開大門,因為廣泛引入機器人科技,不但提高效率還可以降低成本。

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去年公開表示:「每間車廠都有機器人,這些車廠以導入科技作為裁員手段,而不是藉由機器人和科技讓汽車工人的工作變得更輕鬆。」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780億減稅案 眾院委員會過首關 提高兒童抵稅額 恢復營業稅減免
學霸谷歌工程師活活毆死妻子 過去情史未有打人舉動
紐時:台「疑美論」日增 僅34%認美國可信賴 恐削弱抵禦中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