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樑」打過頭?謝國樑網路好感度不減反升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

除了520新政府上任,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罷免程序已於5月11日進入第二階段的連署行動,但是相關討論熱度似乎不如預期的熱烈,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的資料顯示,自3/4以來罷免討論聲量的趨勢,則可以發現整體罷免討論聲量在發起罷免當週達到高峰,達到10,767筆聲量,而後罷免團體似乎沒有新話題,因此在3/18-3/24當週聲量就雪崩式下滑,僅3,386筆討論聲量,直到5/11日罷免團體宣布展開第二階段連署,整體單週討論聲量皆未達5,000筆,整體罷免的討論熱度,呈現一個「炒不起來」的狀態。

除此之外,隨著罷免行動正式開展,網友和基隆市民也似乎沒有那麼討厭謝國樑,觀察謝國樑整體網路聲量好感度在罷免行動正式開始時呈現反轉,好感度由原本的0.32上升至0.93,而近期包含:「基隆親子照護平台正式上線」、「柏克萊課程」、「行人友善綠斑馬」、「基隆市288定期票」以及「提高身障生交通補助」的親子、教育政策與交通政策等多項基隆市政發展落實與露出,都再再推高了謝國樑的網路聲量好感度。

隨著罷免正式開始進行,基隆市民回歸理性檢視相關市政措施是否落實,在諸多友善親子與教育政策逐漸落實的情況下,也使得罷免團體找不到市政破口切入,導致相關議題一直未被炒起。

這也和與整體「罷免謝國樑」討論的主要意見領袖有關,觀察排名前20的「拆樑」社群意見領袖幾乎都以親綠粉專、與相關特定媒體為主,基隆在地的僅「山海公民拆樑行動」、以及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缺乏地方意見領袖與地方在地社群的支持,使得整體罷免行動看似有媒體曝光、意見領袖的加入,但多半來自於僅針對謝國樑個人的人身攻擊,在市政上沒有太多破口可被攻擊,也使得整體的罷免呈現「全國熱、基隆冷」的詭譎現象,而在部分的親綠意見領袖如周玉蔻對於罷免案則是呈現反對意見,綠營內部意見領袖自己也喬不攏的情況下,則使得罷免的聲勢有如散沙無法凝聚地方共識。

隨著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謝國樑要如何繼續用基隆市政的成績單繼續說服市民,將他留在市長職務。而罷免團體,如何擺脫先前討論熱度一直吵不起來的窘境,而基隆市民最後的選擇又是什麼?則有待後續的持續觀察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