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先踢鐵板 兩個原因讓統一合併維力計畫再度告吹

速食麵銷售額年年成長,統一三度闖關公平會失敗,想購併另一速食麵維力的計畫再度破局。(攝影/黃威彬)

台灣速食麵一統江湖局面再度破局,自數年前統一收購台灣第二大速食麵業者維力食品33.3%股份後,日前宣布擬增持維力已發行股份總數20%股份,並三度闖關公平會,但再度以失敗收場。1日公平交易委員會發文表示,依公平交易法第13條第1項規定、三度禁止維力、統一合併。

這已經是統一第三次送交公平會,在過去統一分別在2008、2010年兩度遞送公平會,但皆鎩羽而歸。而試圖整併旗下速食麵的統一,其實為了這項併購也提起過行政訴訟。不過在2013年經過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判決統一敗訴。

對此統一表示將尊重公平會決定,並待收到正式函文後依指示辦理,對於是否會第四次送交公平會,統一在公告中表示未來與維力的合作,將「法律允許範圍內進行」。2日統一下跌0.79%,報75.6元。

公平會禁止合併原因:市佔率與通路主導權

台灣人愛吃速食麵,在歷經2014年食安風波後,根據尼爾森調查,台灣速食麵市場自2015年起已連續3年成長,2017年整體速食麵市值達109億元,較2016年成長4.99%。

而這次速食麵老大與老二的合併,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則認為,以速食麵市場來看,統一公司與維力公司在市場占有率分別高居第1、2名,結合後市占率直逼6成5(根據統一年報,其速食麵市佔率42.6%,維力在其餘調查中則在20-25%之間。),將在速食麵市場具有絕對主導地位,若決定調漲價格,其他業者沒有抗衡力量,只能跟隨,可能造成全面性漲價,對消費者不利。

根據聲明也顯示,因為速食麵非常依賴通路銷售,統一公司所屬連鎖超商通路向為主要銷售通路。若統一、維力漲價,上下游廠商也只能默默承受。

維力曾負債引統一入股

這次被併購的維力,則是「維力炸醬麵」、「張君雅小妹妹」等知名品牌的公司,創立自1970年,可以說是台灣老牌的食品企業。但擁有超40年歷史的維力食品曾經因投資失利造成負債,統一在2005年透過子公司買下維力約6億4千萬台幣的債權。並在2007年以8.9億收購其31.84%股權,取得維力17.91%股份之選擇權。

2008年,維力食品舉行股東臨時會選舉新任董事及監察人,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當選董事長,董事會決議通過撤銷股票公開發行案,統一實質成為維力老闆。(羅智先現為維力董事)

統一才賣印尼工廠股權

則針對公平會的禁止,統一則表示會與維力結合,是希望藉由雙方優勢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提高台灣產品在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及將統一之食安管理機制導入維力公司,共同維護食品安全。

而在聲明中表示,想要與維力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的統一,根據其年報顯示統一在越南有unif速食麵、菲律賓地區則有Ho-Mi速食麵另據統一官網,其在菲律賓、印尼有生產速食麵的工廠。但在今年4月,統一公告將售出在印尼與ABC公司合資的速食麵、飲料工廠股權(統一原持股49.63%),售出後出現損失4470萬元。

統一在東南亞表現較好的領域則是水產飼料領域,為其東南亞營收增長動能,另外統一目前也持有菲律賓7-ELEVEN公司50.4%股權,目前在菲律賓7-ELEVEN已經有2298間店舖。

更多信傳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