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機械手臂 精準測量置換關節

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成立「羅莎人工智能機械手臂關節置換中心」,精準醫療盼造福更多民眾。(記者王正平攝)
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成立「羅莎人工智能機械手臂關節置換中心」,精準醫療盼造福更多民眾。(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成立「羅莎人工智能機械手臂關節置換中心」,院長黃旭霖表示,該院領先醫學中心引入羅莎人工智能機器手臂後,造福許多對膝關節置換手術心生畏懼的患者,對醫院來說也是重要里程碑,院方將這項對病人恢復良好術式分享給民眾,讓更多的病患受惠。

院長黃旭霖表示,隨著人口老化,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老年人生活甚鉅,依健保署統計資料,台灣平均每年約有3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有鑒於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高需求,為了提供患者最先進及高品質的個人化精準醫療,七賢去年領先醫學中心引入羅莎人工智能機器手臂,讓更多的病患受惠。

來自美國紐約HSS的Dr.Sculco骨科醫師、高雄長庚骨科許恆碩醫師等,在中心成立當天前來祝賀及交流;Dr.Sculco目前在世界第一的骨科醫院HSS任職,他也是羅莎導航設計團隊其中之一的成員,特地在台灣巡迴演講的行程中,來到七賢一起交流有關羅莎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的操作經驗。

七賢副院長楊華偉醫師表示,膝關節發炎退化,往往讓人疼痛難耐、寸步←←難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相當成熟之手術,但膝關節植入角度有一點點誤差,患者就會感覺不舒服,人工關節也會因為不夠密合而容易磨損,使用年限變短。

最新的羅莎人工智能機器手臂,結合了精準測量、電腦智能運算、3D立體解剖影像、全景關節解剖再現、可動式機械手臂以及即時定位追蹤導航等先端科技技術應用;透過術前X光電腦導航計算客製化的活動角度,於術中精準定位植入物,可保留更多健康的組織並減緩疼痛,國外的報告更證實羅莎導航手術可以減低人工關節再置換機率達到4成以上,精準的智慧醫療可以讓患者早日回復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