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加劇 投資資金加速脫鉤

(中央社台北9日電)美中激烈競爭引發經貿關係不確定,曾經活躍在中國市場的美國風險投資者也紛紛離開,轉向印度等其他國家;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則獲得中東資金青睞,在脫鉤情勢推動下,美中資本正遠離對方市場。

美國之音8日報導,根據財務數據研究公司Pitchbook的報告,美國投資者2022年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驟降至97億美元(約新台幣3153億元),不到2021年的3成。2022年,美元基金在中國承諾投資的項目只有31個,為6年來最低。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商務研究主任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表示,美國企業清楚看到在中國展開業務的風險增加,並正在做出相應反應。因為不確定性太大,風險太大,導致投資變得不再划算。

芮恩希曾在2001年至2016年擔任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成員,指出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不確定性成為了美國資本撤離中國市場的主要因素。儘管中國聲明歡迎西方投資,但國家安全部突襲西方公司辦公室和拘留員工等行動發出了比政府所說的任何內容都更強烈的訊號。

雖然中國政府多次表示歡迎外資,但從事美中跨境投資的劉先生對美國之音表示,在過去一年內曾嘗試力促美中企業在投資領域的合作,但是並無成效。相反,越來越多相熟的美國投資界人士離開中國,美國投資人不是中國政府說一句話就馬上相信,他們甚至會觀察1至2年。

自2008年起在中國經營投資基金的資深風險投資者傑福瑞(Jeffrey)說,美國資本對於印度、墨西哥等發展快速的市場的興趣增加。當前可以去印度,墨西哥等對美國友好的國家,不需要冒很多風險去中國投資。

據印度外交部的數據,2023財政年度,美國是印度外國直接投資(FDI)的第3大來源國。

傑福瑞回憶,其實美中投資領域曾有一段蜜月期。2008年左右中國整體是一個開放,融入世界的狀態,網路經濟若沒有外資或者美資參與的話,中國的這些行業是不可能發展至今天。

事實上,中國科技業的領頭羊百度最初獲得的風險投資中就有美國資本,在美國獲得大量用戶的中國電商平台Shein和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成功也都離不開美國投資人的支持。

在美中激烈競爭脫鉤情勢下,中國方面加緊與中東國家合作。

報導指出,僅在2023年,來自中東的投資公司就對包括中國蔚來汽車在內的多家車企進行投資。沙烏地阿拉伯投資部也表示有意在大灣區開設辦事處,以擴大其在中國南方的業務。

另據中國新京報6日報導,過去一年多中東資本不斷在中國資本市場「掃貨」。2023年底,阿布達比投資機構透過其附屬公司豪擲22億美元投資蔚來汽車。

最近,沙國Alat基金又與聯想集團達成合作,提議向其提供20億美元無息可換股債券投資。另卡達主權財富基金將從春華資本手中購買華夏基金10%股份。(編輯:唐佩君/陳鎧妤)1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