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 星國學者:第三國不應沉默可助擺脫僵局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27日專電)美中競爭加劇,新加坡學者表示,鑑於當前的全球局勢,世界上的「第三國」有必要更積極行動,使大國即使陷於意識形態對立,或處在爭奪優勢的競賽中,也能無意間地進行合作。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柯成興26日出席亞洲願景論壇,討論美中關係相關議題。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有一種觀點指出,不直接參與的第三國應該靜觀其變,等待結果再採取行動;不過,他認為,鑑於當前的全球局勢,世界上的「第三國」有必要更積極行動。

他說,其中一種做法是推動機制,使大國即使陷於意識形態對立,或處在爭奪優勢的競賽中也能無意間地進行合作,助大國擺脫僵局。

柯成興舉例,某國對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補貼,若另一國也採取相同措施,一般情況下會使雙方競相逐低,然而如果其他國家也都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補貼,全球將迎來更安全的能源轉型,也能為應對氣候危機做出貢獻。

美國即將舉行大選,他認為,美國應該在多邊主義、全球化、邊界開放和貿易自由的世界裡感到自在,因為這正是美國所建立的世界。

美國日前宣布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多項新稅率包括課徵中國製電動車100%、電動車電池25%的關稅稅率。法新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透過聲明表示:「定案的加徵關稅決議,將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影響美國勞工與企業的有害政策和做法。」

報導指出,巴瑞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執行董事長松頓(John Thornton)被問及美國商界當前對中國市場的看法,他則以美國政府近期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說明,在美國企業看來短期內可能是好事,但如果就此停止與世界其他市場的競爭也未必理想,商界感覺有些困惑。(編輯:陳承功)1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