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4.0

文‧洪寶山

 

10月19日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從2017年川普政府政策分析脈絡,認為一波一波的中美貿易摩擦版本從1.0已經到了現在的3.0,未來若全球摩擦對抗沒有停下來,極有可能進展到4.0。話音剛落,10月22日便傳來《環球時報》獨家報導,中國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10月23日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細數中共打壓台商目的,都是為了介入台灣大選,從2005年奇美集團遭查帳壓力,2016年海霸王集團遭查廠罰款,2021年遠東集團遭裁罰4.74億元。中國明確介入在野整合,要藍白合一對一,對決賴清德。

 

有趣的是,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當天,庫克訪問立訊精密位於浙江嘉善的工廠,庫克在微博表示,蘋果跟立訊合作超過十年,現正生產蘋果一些最先進的產品,包括Apple Watch系列及iPhone 15 Pro Max等,而立訊將於2030年實現為蘋果生產的碳中和。

 

美中貿易戰4.0來得這麼快 核心關鍵是「台商選邊站」

 

另一方面,黃仁勳出席鴻海科技日,並表示雙方將要合作創造基於輝達加速運算平台的「AI工廠」,製造電動車需要的軟體,得以「輸入數據、輸出智能」。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強調,鴻海正在從一家製造服務公司,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供應商!發現了沒,各位看官,想不到美中貿易戰4.0來得這麼快,而且核心關鍵是「台商選邊站」。

 

蘋果培植第二供應商跟台灣蘋果供應鏈殺價早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鴻海的轉型也是因應遲早有一天立訊會搶下iPhone最先進的機型組裝,原本立訊不會這麼快接到iPhone 15 Pro Max的組裝訂單,但因為去年「疫情」的關係,河南防疫一團亂,也不知道這背後有什麼故事,總之,為了不耽誤iPhone出貨,給了立訊機會搶入最新一代的iPhone組裝。

 

反觀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以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模式跨入電動車市場,企圖在2025年達到電動車一兆營收、市占5%的目標,但是自從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於2019年一月開始量產,到2022年也不過才四年時間,特斯拉今年至少降價五次,而且很有可能最快第四季在銷售量上輸給比亞迪,由此可見中國電動車競爭有多激烈,鴻海能夠後發先至嗎?鴻華先進的CDMS模式,有助傳統車廠減少投入製造的成本,新車款開發期由以往48~60個月大幅縮減至24~36個月內,是轉型過程中成功與否的關鍵。

 

但是索尼移動公司總裁兼CEO評論中國電動車表示,中國電動車就是手機加電機,只是排列手機圖標,暗示中國電動車沒技術驚喜,但這背後另一層隱藏的意思是,大量複製是中國製造的強項,所以鴻華先進平均兩年才出一款新車,要在2025年達到一兆營收的目標還有硬仗要打。

 

真正的秘密武器 幫電動車內建AI大腦

 

當然,鴻海也清楚這點,所以真正的秘密武器是幫電動車內建AI大腦,這點跟特斯拉的策略一樣,自動駕駛才是擺脫中國電動車追趕的關鍵,特別是當下美國進一步縮緊AI晶片出口禁令,所以黃仁勳說電動車蒐集更多使用者數據後,回傳給AI工廠處理,讓電動車愈來愈聰明、優化服務,且不只適用在電動車,包括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甚至可擴及至所有行業。

 

是的,就技術上的確是這樣,但對中國市場來說,不是技術最好就賣得最好,更不是技術最領先就一定跟你採購,這部分牽扯到台商最不想碰的政治因素,就連彭博社也認為鴻海被查稅跟政治有關,換言之,美中貿易戰4.0進入到選邊站的表態階段。

 

台積電的一奈米製程之前 台灣供應鏈仍然不可或缺

 

或許有人會認為選邊站就是供應鏈重組去台化的代名詞,關於這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台灣資通訊(ICT)產業實力堅強,在許多科技領域具有領先地位,「供應鏈重組說要台灣沒有參與,幾乎不可能」。

 

是的,至少在台積電的一奈米製程之前,台灣供應鏈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不可否認的是,樹大招風,現在各方勢力正在設法降低對台灣供應鏈的依賴,台灣需要跑得更快、更遠,研發更多高技術含量的科技,讓世界供應鏈無法擺脫台灣的依賴,這樣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排除地緣政治所帶來的風險。

 

理財周刊1209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美中貿易戰4.0

◎封面故事>法人4Q買超大追蹤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整理財務 打造自動現金流 循序漸進累積財富

◎新聞熱線>打造IT人的最佳工作環境 資拓宏宇獲得最佳IT雇主獎

◎新聞熱線>合聖科技開發出矽光子晶片突破性解決方案

◎新聞熱線>「電腦麻ㄟ找孔縫」北市府新工處智慧化維護道路

◎新聞熱線>北岸環保 守衛城市靜脈

◎新聞熱線>頂配案祭牛肉 西屯驚見48萬起地板價

◎新聞熱線>歲末保養變臉要趁早 醫美電波臉部緊實好熱門

◎新聞熱線>新北住都中心要讓市民「穩住.住穩」!

◎理善大家來>翻轉沉默 AAC科技讓溝通無礙

◎房市觀察>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整建維護類金質獎 -棟樑商業大樓

◎全球理財觀>高利率下的美國七大科技股 明年還能續撐下去嗎

◎編輯室觀點>大盤疲軟下 生技新藥產業逆勢崛起?

◎博士爸爸選好股>宸曜科技 全球邊緣運算工業電腦的先行者(Ⅱ)

◎財富建築指南>省吃儉用想「錢滾錢」卻慘賠? 用科學理財消滅金錢焦慮

◎特別企畫>熱門月配息ETF大比拚

◎AI智能交易>交易決策中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