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緊張升級 特斯拉要求供應商在中國與台灣之外生產零組件

電子供應商高層坦言:特斯拉在努力規避中國和台灣政治風險方面是最積極的。(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敦促上游供應商在中國和台灣以外生產零件,原因是台海政治局勢緊張加劇,以及中國本土對手帶來的競爭壓力倍增,迫使特斯拉做出這個決定。

《日經亞洲評論》記者獲悉,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風險升高,特斯拉已通知供應商最早從2025年開始在中國和台灣以外地區生產零件。

特斯拉希望有OOC和OOT製造的零組件

6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供應鏈高層透露,凡是供應商為中國以外地區銷售的特斯拉車型生產印刷電路板、顯示器和電子控制系統等零件,都已經收到這家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要求。

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要求,在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大中華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高,此舉為非中國市場建立替代供應來源,以防止供應鏈中斷。

「我們收到特斯拉的要求,他們希望有OOC和OOT製造的零組件,他們希望這樣的提議能夠在明年新項目實現。」特斯拉的台灣供應商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OOC、OOT零件,意思是「out of China」和「out of Taiwan」,非中國與非台灣製造的零件。

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也跟日本、南韓本土亞洲供應商討論此事。日本電子製造商的高層告訴《日經亞洲》,他的公司曾經和特斯拉溝通交流。

另一家零件供應商的高層表示,由於這項要求,他公司正在提高泰國的產能。這位高層表示:「對於特斯拉等許多客戶來說,中國+1策略也包括減少台灣產能。」

共軍在台灣周圍進行多次軍事演習

中國將民主自治台灣視為領土的一部分,沒有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周四(5月23日)上午,中國軍隊宣佈在台灣周圍進行多次軍事演習,但是台灣從來沒有被中共統治過。

消息人士指出,通用汽車和福特等美國車商早已要求供應商研究將電子產品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和台灣以外的地區,但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它們尚未提出正式要求。

電子供應商高層坦言:「我們為多家美國汽車製造商提供服務,其中特斯拉在努力規避中國和台灣地區的風險方面是最積極的。做OOC和OOT確實很困難,成本也很高,但這是成熟供應鏈的發展趨勢。」

在美國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之前,特斯拉提出以上的要求,也是在民進黨新總統賴清德5月20日上任之前,特斯拉提出以上的要求。

近年來,由於華盛頓管制對中國先進技術的出口,北京和台北之間緊張關係持續升級,台灣2022年接待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和多位美國議員訪問後,美中緊張關係達到新高度。

特斯拉的市占率滑落至19%

特斯拉追求供應鏈均衡發展之際,該公司也面臨中國本土電動車製造商日漸激烈的競爭。

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比亞迪在全球純電動車 (BEV) 市場的占比升至15%,而特斯拉的市占從去年同期的22%滑落至19%。

然而,這種競爭並不意味著該公司放棄中國市場。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28日出人意料訪問中國,希望特斯拉最先進的駕駛輔助軟體 FSD 在該公司第二大市場獲得批准,北京回應支持此舉,稱許特斯拉是「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典範」。

馬斯克也曾經多次呼應北京政府的說法: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有爭議的呼應引起台灣部分民眾不滿。

電動汽車成為中美科技戰的最新戰場

中國和台灣生產全球大部分重要的電子零件,包括顯示器、印刷電路板、相機鏡頭和半導體。例如,根據《日經亞洲》分析,蘋果約87%的主力供應商在中國設有生產工廠。
科技含量高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興起,使台灣與中國的電子供應鏈成為政治焦點。

台灣經濟研究院的電子供應鏈分析師邱世芳對《日經亞洲》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動汽車成為中美科技戰的最新戰場,這一爭議越來越突出。」

邱世芳進一步說明,擴充在中國境外的生產能力,對特斯拉來說是有意義的,與其他西方或日本品牌相比,特斯拉與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競爭更為直接。

她表示:「像特斯拉這樣的車商向供應商提出這類要求是合乎邏輯的,以防止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導致供應鏈中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如此多零件供應商加快在東南亞和墨西哥的最新投資。」

特斯拉沒有回應日經新聞的置評請求。福特和通用汽車拒絕就具體細節發表評論,不過福特表示,「他們在不斷努力建立具有彈性的高品質、具有成本競爭力的供應鏈」。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國會改革爭議》其他國家也有藐視國會罪嗎?英法美日規範一次看
卓內閣首度行政院會!蔣萬安、侯友宜都來了 卓榮泰裁示三大經濟方向
蘇納克今天冒雨宣布英國7月大選 為什麼急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