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架構VS.中國一帶一路 台美經濟倡議到底議什麼?

-

【魏聖峰╱先探2199期】

美國總統拜登五月下旬在東京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包括美國、日本、印度、南韓、澳洲、印尼等十三個創始國。初期階段台灣未被納入,與中國關係密切的緬甸、柬埔寨和寮國也不在內。美國與印太自由民主家建立互惠繁榮的經濟體系,與中國主導外交戰略的一帶一路相抗衡。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imondo)點出一個重點,IPEF有別於傳統的貿易協定,不會對成員國提供關稅減免或放寬市場准入,而是將重點放在供應鏈的整合與資訊交流。

大部分的區域貿易協定是談成員國市場開放、關稅優惠。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經濟貿易協定,占全世界GDP的三○%,共有東南亞、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與中國等十五國參與。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入協定」(CPTPP)則由加拿大、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十一個環太平洋國家組成,GDP總合約占全球十三%,關稅減免率達九五%,幅度高於RCEP。CPTPP是由美國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影響力而組成的組織,但美國在二○一七年退出該協定,該組織現在仍開放新國家與地區申請加入,英國、中國、台灣與厄瓜多都在去年先後遞交申請。

IPEF是框架而非協定

IPEF十三個創始會員國占全球GDP的四成,框架有幾個關鍵:公平和有彈性的貿易、供應鏈彈性、基礎設施、清潔能源、排碳、稅收、勞工權益、數位標準和反腐敗,所有加入的成員國背景都是自由民主和經濟自由往來的國家。美國一再強調,IPEF與RCEP、CPTPP內容不同,IPEF使用框架(Framework)一詞,而非協定(Agreement),反映出美國希望超越以貿易為主的傳統經濟模式,從國與國之間對外的貿易領域,拓展到供應鏈等各國內政領域,達到深化合作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IPEF會要求成員國禁止出口某些關鍵和敏感技術給中國。因此,互信是加入IPEF成員國的必要條件,當前美中關係日趨緊張下,必須美國想要拉攏且信得過的國家才能加入。加入IPEF的國家必須在美國、中國間選邊站,也會影響到部分依賴中國市場很深國家的加入意願。雷蒙多指出,美國暫時無意加入CPTPP,並積極推動IPEF。美國想要藉此新架構展現的企圖心,就是透過區域整合、解決現在最頭痛的供應鏈短缺之亂─當下美國最在意的半導體供應鏈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