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選舉延長賽的政治意涵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美國參議院選舉的延長賽,在12月6日喬治亞的選舉結果出爐後已告一段落。民主黨現任參議員華納克以51.4%對48.6%擊敗著名的美式足球明星沃克,連任成功,也讓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次增加1席,無需靠副總統賀錦麗投下關鍵票,就可享有該院的多數。在過去兩年的3次聯邦參議員延長賽選舉中,民主黨連續讓共和黨三振出局,不過由於共和黨卻在州長、副州長、州務卿、州檢察長等全州選舉中勝出,因此部分觀察家認為民主黨在參議員選舉獲勝並不表示這個州已由紅轉藍,而是更像一個標準的紫州,兩黨勢均力敵。

過去5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喬治亞州與其他南方的阿拉巴馬或密西西比州等深紅的州相比,並非共和黨的鐵票區。在民權運動促使南方各州轉紅的1970年代,民主黨提名喬治亞前州長卡特為總統候選人,也兩度贏得這個州的選舉人票;來自南方阿肯色州的柯林頓,則是在1992年的總統大選中在喬治亞獲勝。歐巴馬兩次總統大選及希拉蕊2016的選舉儘管都在這州落敗,但差距都在8%以內。拜登在2020年以0.23個百分點勝出。

在當年的兩個參議員選舉中,共和黨現任參議員珀杜在11月的大選中,領先民主黨對手歐索夫,但因未獲過半,因此又在次年1月進行第二輪延長賽,結果歐索夫反而勝出。

另一場則是特別選舉,此乃因原任參議員伊薩卡森在前一年以健康為由辭去職務,遺缺由州長坎普任命羅弗勒在2020年初接替,但後者就須面對該年底的改選。這個選舉因還有共和黨的眾議員柯林斯投入,因此羅弗勒僅以近2成6的投票率勝過柯林斯的2成。華納克在第一輪投票僅獲得近3成3,兩人都未過半。在第二輪的選舉中,華納克最終勝出。

這兩場選舉的勝利讓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席次相當,但因有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賀錦麗可以在平手時投下關鍵的一票,因此民主黨取得最微小的多數。 這次民主黨在期中選舉中拿下共和黨賓州議員退休的開放席次,且所有現任者都連任成功,得以享有51對49的多數,不僅在所有委員會都有優勢,更可無需忍受偏保守意識形態的西維吉尼亞參議員曼欽之要脅。另一位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希內碼日前宣布退出民主黨,成為參院繼緬因州的金恩和佛蒙特的桑德斯後的第3位獨立人士。後兩者加入民主黨團運作,希內瑪看來也會複製這個模式。

共和黨必須檢討的是川普在這次選舉中扮演的負面角色,因為沃克等於是川普欽點的候選人,儘管爭議不斷,但最終還是贏得共和黨初選,卻在大選中如同部分川普所支持的有瑕疵候選人敗下陣來。

在先前總統大選後,遭川普譴責未能讓他在喬治亞勝出的州長坎普及州務卿拉芬史伯格,儘管在初選中碰到川普支持候選人的挑戰,最終都能大勝對手,也在期中選舉輕易勝出。坎普得了211萬多票,拉芬史伯格208萬票,但同樣是全州投票的沃克,則僅獲得不到191萬票,而華納克則比民主黨的候選人多了近20萬票,顯然出現了分裂投票的情形。

有人認為坎普是這次選舉最大的贏家,甚至還鼓勵他投入2024選舉,或至少成為副總統候選人,替共和黨保住關鍵的16張選舉人票。至於官司纏身的川普是否還能再造2016年的旋風,仍是未知數,但他在喬治亞州的確沒有足夠的賣點,共和黨在勝選的優先考量下,還否願意押寶在他身上,令人懷疑。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