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友善 中國學生留學 美已非首選

美國幾十年來已接受約300萬名中國留學生深造,向來是留學首選目的地,2019至2020學年在學人數更達到37萬2532人新高;新冠疫情過後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興趣雖然回溫,但在美學習的中國學生2022年下滑至28萬9526人;中國批評美國採取不友善政策,美中地緣政治的緊繃變化、費用、治安皆是學生考量因素。

政治、費用、治安皆是考量

美聯社報導,國務院截至去年9月向中國學生發放8萬6080份F-1學生簽證,較前一年度增近40%,但仍比疫情前的超過10萬份低。

美國厚仁教育(WholeRen)執行長陳航(Andrew Chen)表示,這並非周期性現象,學生人數將持續下降,是新時代趨勢。「中國政府邊緣化英語教育、大肆宣傳美國槍枝暴力、描繪美國為衰落大國,因此中國家庭猶豫是否送孩子留美」。

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機械與工業工程系鄭姓副教授(Zheng Yi)說,該校某工程研究所的中國學生申請人數疫情前還有20至30名,現只剩個位數,他認為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國學生愛國情緒日益高漲。

中國學生偏好已轉向英國

非營利組織「研究生院校理事會」(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最新報告指出,2020年秋季以來印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申請和入學人數激增,中國則下降。諮詢公司啟德教育(EIC Education)表示,中國學生的偏好已從美國轉向英國,他們喜歡英國教育的品質和費用、較短的課程以及較佳的治安。

目前在英國留學的黃姓上海學生說,中國三年來嚴格管控疫情的方式促使更多年輕人出國,「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外面的世界不同了,他們更願意離開」。

中美教育基金(US-China Education Trust)調查1991年至2021年曾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發現他們有種裡外不是人的困境:在美國被視為潛在間諜,回中國則又被批評為太受西方影響。

專家憂美中交流橋梁斷裂

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執行董事奧芬達(Fanta Aw)表示,下降趨勢在大學部更明顯,她歸因於低出生率、美中關係緊張、美國教育成本高昂、留學選擇更多等原因。

她警告國際教育交流萎縮,形同兩國的一座重要且長期的橋梁正在斷裂,因為這些學生未來可能是工程師、政治家、商業領袖,美國必須關注此現象。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我要下飛機」波音吹哨人寧在機場消磨整天 也不願搭737 Max上青天
保費貨比三家、要求折扣 逾半屋主1年省下近500元
「夢幻客機」急墜釀50傷 波音喊航空公司快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