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歡迎愛沙尼亞深化與台關係 總理卡拉斯:吳釗燮來訪不影響與中國溝通

繼2021年7月宣布在立陶宛設館後,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3日表示,已準備好接受台灣開設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促進雙邊關係,但重申其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並不承認台灣為國家。另外,愛沙尼亞智庫「國際防衛及安全中心」將於8日舉行研討會,我國外長吳釗燮應邀出席。

對於在愛沙尼亞設立代表處一事,我國外交部4日回應,目前仍是討論階段,雙方都肯定設處對強化交流具重要意義,但尚未達成共識,「外交部感謝愛沙尼亞政府願持續與我們討論,外交部對此保持開放態度」。至於吳釗燮訪問愛沙尼亞,外交部僅稱,會在適當時候對外說明。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社群平台X的官方帳號3日分享相關報導,並寫道:「我們歡迎愛沙尼亞和台灣深化關係。台灣的價值與蓬勃的民主,還有他們的先進經濟及致力於支持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讓他們成為美國和其密切朋友的天然夥伴。」

由於愛沙尼亞正就天然氣管線及海底電纜疑遭中國貨櫃船「新新北極熊號」(Newnew Polar Bear)破壞一事,與中國尋求合作調查,對於吳釗燮到愛沙尼亞參加國際防衛及安全中心(ICDS)研討會,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認為,不應有所影響。

根據愛沙尼亞《郵差報》(Postimees)報導,卡拉斯說:「我不認為(吳釗燮到訪)這對我們和中國的溝通有任何影響,愛沙尼亞已遵循『一個中國』政策數十年,部會首長也沒與台灣或西藏的代表見過面」。將出席ICDS活動的愛沙尼亞前外長瑞恩薩魯(Urmas Reinsalu)也強調,兩者不應扯在一起。

吳釗燮到訪不影響破壞管線調查

連接愛沙尼亞和芬蘭的天然氣管線8日突然壓力下降,負責運作的芬蘭天然氣公司(Gasgrid Finland)和愛沙尼亞能源輸送系統公司「愛勒林」(Elering)隨即暫停輸送,之後發現管線周邊海中有外洩的天然氣,且附近連接愛沙尼亞和瑞典的海底電纜EE-S1也被破壞。

<cite>2023年10月27日,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在歐盟舉行記者會。(AP)</cite>
2023年10月27日,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在歐盟舉行記者會。(AP)

芬蘭10月21日稱,香港註冊的中國貨櫃船「新新北極熊號」是事件發生前後,行經案發地點的船隻,因此該船為首要調查對象。愛沙尼亞同月23日表示,已聯繫中國,尋求「鼓勵關注此調查的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同日說,希望確保調查客觀、公正和專業性。

芬蘭10月24日說,在被破壞的天然氣管線附近發現大型船錨,認為此斷裂船錨在海床被船拖行。愛沙尼亞隨後宣布,針對被破壞的海底電纜,同樣鎖定新新北極熊號進行調查。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當時稱:「我希望我們能得到中國的必要支持,與船隻擁有者及船員有建設性聯繫。」

除了新新北極熊號,《路透》根據船隻追蹤與海事分析應用程式「海事交通」(MarineTraffic)資料,發現俄羅斯核動力貨櫃船「東北線號」(Sevmorput)在案發時,也行經事發地點。瑞恩薩魯告訴《郵差報》:「若中國給我們資訊,我想會是依據《國際海洋法》處理。」

<cite>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線遭到破壞。(資料照,AP)</cite>
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線遭到破壞。(資料照,AP)

關於台灣開設代表處一事,薩克納3日說,政府定期會檢討外交政策的主要議題,內閣2日就對中國政策進行討論,並稱愛沙尼亞致力於和歐盟一致的政策,開發與其他理念相同夥伴更寬廣的潛在合作,尤其是跨大西洋盟友,「我們在對中國政策愈一致,對所有民主國家愈好」。

讓台灣設館不違背「一中」政策

「如同其他歐盟國家,我們已準備好接受台北當局設立非邦交的經濟或文化代表處,以促進雙邊關係」,薩克納強調,愛沙尼亞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不承認台灣為國家,因此不會和台灣發展政治關係,「同時我們認為,與台灣恢復在經濟、教育、文化、商務、公民社會組織及其他領域的關係很重要」。

薩克納亦稱,愛沙尼亞支持台灣參與涉及全球利益的國際領域,像是對抗疫情及台灣參與WHA,「與台灣恢復這樣的關係,並不違背『一個中國』政策」。若駐愛沙尼亞代表處順利開設,我國在波羅的海3國將都有設館,而我國原本只在拉脫維亞設有代表處,現仍兼轄愛沙尼亞業務。

薩克納表示:「我們認為與北京當局有建設性關係,以處理各種全球和區域議題,以及和平化解分歧很重要,像是中國不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和遵循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原則很重要」。他也說,保護包含民主、人權等愛沙尼亞的核心價值也很重要,「我們在每個場合都向中國代表表明這點」。

<cite>2023年10月10日,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左)和國防部長舉行記者會。(AP)</cite>
2023年10月10日,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左)和國防部長舉行記者會。(AP)

薩克納提到,愛沙尼亞外交部注意到吳釗燮要到愛沙尼亞參加國際防衛及安全中心(ICDS),強調吳釗燮並非由愛沙尼亞政府或閣員邀請,因此在與台灣無政治關係的情況下,不會和他會面,「我們同時沒看到可反對他來的情況」,並重申台海分歧保持在和平框架內,對國際安全和穩定至關重要。

《郵差報》指出,國會議員會和台灣、西藏官員會面,但總統及政府閣員至少會避免公開見面,且中國駐愛沙尼亞大使館也批評過愛沙尼亞國會議員進行這些會面。愛沙尼亞前外長瑞恩薩魯(Urmas Reinsalu)說:「我個人認為和台灣外長進行政府層級會晤沒有問題。」

曾當過2次外長的瑞恩薩魯現為在野的祖國黨(Isamaa)黨魁,他向《郵差報》直言:「或許現在是愛沙尼亞在全球關係變化脈絡下,重新評估與台灣關係的時機。」瑞恩薩魯更稱,若自己還是外長,不排除可能和吳釗燮見面,「我確實會認真思考此事」。

另外,8月才訪台的愛沙尼亞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爾森(Marko Mihkelson)也是ICDS活動演講人之一。他當時表示,愛沙尼亞要考慮讓台灣開設代表處,以深化經濟和文化接觸,更直言「愛沙尼亞可認真考慮設立駐台北貿易代表,歐盟本身和其中16個成員國都有設置」。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