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亞洲的雙妻

由美國召集的美日韓高峰會剛結束,共同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作為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要素的重要性,對台灣議題的基本立場不變,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亞洲政策最新的一步棋,可以簡稱為美國的「亞洲一夫雙妻制」,美國的亞洲有兩個老婆,一個是日本,另一個是韓國。過去兩個老婆各占一個房間,現在美國要求一個房間就夠了。

從二戰後的歷史來看,很難說此刻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提升了,只能說進進退退,總體來說是退的。二戰勝利後,美國的國力達到巔峰,美軍在亞洲大陸、半島和島嶼上都有相當的軍力駐守。後來中蘇共發生武裝衝突,美、日轉而與共產中國合作,造成美國主動毀約,從台灣海峽撒出軍事力量。

1992年,菲律賓政府主動要求美國關閉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海軍基地。當時我是《中國時報》駐菲特派記者,對這個過程印象很深刻,趕走美軍基地的是美國一手扶植的艾奎諾政府。原因只有一個,菲律賓並沒有外敵,而美軍基地帶來的治外法權、強暴事件、被拋棄的混血兒、整條街的色情酒吧,讓當地知識分子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終致忍無可忍。

無論是共產主義或宗教主義,趕走美國的內在精神力量即此,無論過去的越南和今天的阿富汗均是如此,透過血腥戰爭和重大犧牲把美軍趕走。簡單說,美軍在亞洲的三個主要因素包含了美國國力、歷史的遺留,及各國民族自尊心的強度。

今天美國和日韓的關係屬於歷史的遺留。二戰後,日本一直處於美軍占領狀態,美軍在日本的領空和領海橫行無阻。美軍則直接控制韓國的軍隊,也掌控了韓國政局的走向。日、韓國都有擺脫美國控制的內部民族情緒,不過今天日本依賴成為慣性,加上國力快速衰弱。韓國人民族意識強烈,又有民族自主統一的傳統,但在現實中又不可能不依賴美國,因此處於不穩定狀態,經常因為換了總統政策就完全改變。

綜觀以上所述,二戰後美國在亞洲本來是「一夫多妻制」,後來老婆一個一個離開,有的甚至重重地打了美國的耳光。印度除了參加印太對話外,同時也有自己的「金磚」戲碼,東南亞已清楚表示不會選邊,澳洲和紐西蘭也要看個別的議題。最後,美國能夠掌控的老婆只有日本和有時會移情別戀的韓國。

這種背景下的「美日韓小北約」沒有現實性,因為韓國和日本地緣上和中國、俄國和北韓是連在一起的,自顧不暇,更別說日本和韓國的經濟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之前,日本已拒絕承諾參加美國對台海的軍事干預,所以美日韓高峰會一方面表示對台海和平的關切,另一方面又做了很多撇清。到了最後,高峰會更多是政治和外交的表態,而不會發展成軍事的協作,因為他們內在牽制實在太多。

最後順便一提,民進黨政府很渴望成為美國的老婆,或起碼當個小老婆,再不行就當小三,成天對美國拋媚眼,盼著對方夜裡偷偷來訪,別說什麼自尊心,簡直就是低賤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