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上演墮胎權保衛戰 牽動他國生育健康服務

墮胎權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今年11月總統大選中激烈對抗的主要議題之一,而這場大選的結果也可能影響其它國家的墮胎與生育健康服務。

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在今年11月總統大選將再次對決,爭議性的墮胎權問題已經成為雙方陣營激烈較勁的關鍵議題,但專家指出,這場大選不僅將左右美國未來的生育健康政策,甚至影響美國以外許多國家對墮胎的服務。

由川普指派的保守派大法官目前在最高法院佔據多數席次,他們在2022年做出判決,推翻了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憲法保障墮胎權的歷史性裁決,並准許各州制定自己的墮胎規定。這使得墮胎權成為今年大選各方最關切的議題之一。

拜登打墮胎權牌 成效有待觀察

拜登已經多次承諾將恢復墮胎權保障,強打墮胎牌,希望藉由民眾對保障墮胎權的支持來提振選情,但這個策略能否奏效仍有待觀察。

例如在關鍵搖擺州亞利桑那州,該州在避免實施一項1864年制訂的全面禁止墮胎的法令後,倡議人士正在推動於11月的大選時,就墮胎權納入州憲法進行直接投票,以保障22週至24週以內的合法墮胎權。

雖然民調顯示亞利桑那州有65%的民眾支持保障墮胎權的措施,但同一份依民調也指出,拜登仍以47%的的支持率,落後給川普的52%,顯示在選民支持墮胎權與支持拜登之間,存有一定落差。

川普若勝選 可能恢復禁止資助海外支持墮胎團體

另一方面,川普如果在11月勝選,可能會迅速恢復一項禁止資助實施或提倡墮胎海外團體的禁令。這項禁令是1980年代由共和黨政府制定、後來被民主黨政府廢除。批評者指出,川普在上一次執政期間恢復這項禁令,干擾了從肯亞到尼泊爾等國家的避孕等生育健康服務。

研究人員與墮胎權倡議者表示,這些政策的回歸,再加上美國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了數十年來憲法對墮胎權利的保障,可能會鼓勵其他國家限制墮胎。

倡議研究組織「國際婦女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非洲地區主任歐彭多(Evelyne Opondo)表示,川普重新選上總統,將對所有生育衛生提供者傳遞「令人心寒的訊息」。

歐彭多說:「這肯定會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艱難,我們必須為這個可能性做好準備。」

川普任內 曾擴大「墨西哥政策」限制

但川普在這項被稱為「全球禁令」(Global Gag Rule)的「墨西哥城政策」(Mexico City Policy)上,比過去其它前任總統走得更遠。他曾經把受限制的資金池,從約6億美元的計劃生育資金,擴大到美國全球衛生援助資金的全部資金,總金額約120億美元。

不僅如此,川普2019年,還把這項政策擴大到前幾屆政府所做的範圍之外,將受影響的非政府組織的次級受贈者和承包商納入其中。

反對墮胎的倡導人士表示,他們希望川普至少恢復他的資金限制版本。反墮胎倡議組織「心跳國際」(Heartbeat International)主席葛德西說:「我們感謝川普擴大墨西哥城政策。」

不過,葛德西也想知道川普在這個議題上是否會在下一屆政府安排足夠保守的人員。他說:「目前,我們不太確定川普政府會做什麼。」

當被問到是否計劃恢復和擴大這項全球禁令時,川普競選團隊沒有直接回應,強調他在這個問題上支持各州的權利,並重申他不會簽署聯邦墮胎禁令。

美若恢復全球禁令 依賴美援國家首當其衝

有研究機構今年5月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檢視這項禁令對衣索比亞和烏干達帶來的影響。這兩個國家都極度依賴美國的對外援助。

研究發現,雖然衣索比亞對墮胎的限制很少,但這兩個國家都看到負面影響,包括衣索比亞減少了機動性的對外訪問服務,這些服務主要是在公共設施提供計劃生育服務。

歐彭多說,這項規定也導致烏干達社區衛生工作者數量減少,對當地衛生設施的支持減少,並限制了取得避孕藥的機會。

歐彭多指出,這導致「組織進行了大量的自我審查,因為擔心失去美國的資金,並可能損害與美國的關係」。

其他研究也記錄了隨著這項禁令的擴大,各國在墮胎法上限制程度的不同,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有很大差異。

多國避孕、墮胎服務恐受衝擊

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BMJ Global Health)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除了將直接受到資金限制影響的非政府組織之外,這項政策也擾亂了肯亞、尼泊爾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避孕和墮胎服務供應鏈。

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哥倫比亞大學的凱西(Sara Casey)表示,這些限制時斷時續的性質,也使得組織很難進行長期規劃與建立夥伴關係,即使它們被允許這樣做。

凱西認為,在服務提供面可能出現兩年空檔,因為這項政策需要這些轉變,凱西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非常有害的,它不僅僅是把錢從一個人給到另一個人的問題。」

凱西認為,這種在國內與國外更具限制性的新景象,甚至可能影響其他國家處理這一問題的方式,更不用說面臨失去資金直接風險的非政府組織或團體了。

凱西指出:「我認為各國確實看到了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想,哦,我們不想失去對外援助,所以我們當然不會再提及墮胎這個詞,儘管全球禁令在技術上來說並不適用於國家和政府。」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有罪判決後 川普競選團隊5月募款金額倍增
拜登火力全開 首次稱川普為「定罪重罪犯」
涉非法持槍案 美總統拜登之子杭特案件開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