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輕世代瘋「末日消費」 買房遙不可及

▲由於學貸負擔增加、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勞動力市場變化,使得不少美國年輕人對未來還有經濟感到絕望,有27%的美國人承認會使用「末日消費」(doom spending)的手段來解決對經濟和國際紛擾的擔憂。(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由於學貸負擔增加、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勞動力市場變化,使得不少美國年輕人對未來還有經濟感到絕望,有27%的美國人承認會使用「末日消費」(doom spending)的手段來解決對經濟和國際紛擾的擔憂。(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一般而言,當經濟狀況不穩定時,人們通常會減少支出,不過越來越多美國年輕一代卻完全相反,由於學貸負擔增加、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勞動力市場變化,使得他們對於財務及未來深感絕望,因此「末日消費」方式,肆意揮霍。

根據《彭博社》報導,24歲的霍蘭德(Nia Holland)花了2500美元(約台幣7.8萬元)買了一個二手香奈兒包。他在學校進行研究工作,收入並不多,為了這個買這個包花光了所有儲蓄,她也知道自己可以有更好的花錢方式或是進行儲蓄或投資。

但她不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由於買房子或生小孩等傳統的目標已經變得遙不可及,「小小奢侈」又何妨,若要說有什麼不同之處,就是這個手提包讓霍蘭德的心情更好。霍蘭德表示,「經濟糟糕透頂、地球正在暖化、全球政治和社會不安不斷頻傳。我不過是覺得把錢花在能立即帶來滿足感的東西上,比較輕鬆。」

報導指出,當經濟狀況不穩定時,人們大多會減少支出,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卻做出相反舉動。據個人理財公司Credit Karma調查,約27%的美國人為了緩解對經濟和國際紛擾的擔憂,而採取「末日消費」(doom spending),這其中以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佔比佔多數,分別達到43%和35%。

Credit Karma消保顧問艾勒芙(Courtney Alev )說:「這的確是一種應對方式,雖然不是最健康的一種。」

雖然末日消費可能是當今的時代思潮,但這並不是新的做法。紐約漢密爾頓學院經濟學教授 Stephen Wu在2004年發表的研究中寫道,那些認為運氣和其他外在因素能影響自己財務成就的人,比較不太會儲蓄。

他表示,近年來宿命論和違反直覺的消費習慣變得更加普遍,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和經濟大衰退後,從那時起,這種人開始意識到「大部分的成功或失敗,並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年輕一代能夠如此大肆揮霍,可能也與父母支持增加有關。由於近一半的年輕人住在家中,有些人能利用額外可支配的收入來犒賞自己;另外,社群媒體充斥著年輕人花大錢吃大餐、奢華度假和買精品的照片時,也很容易會覺得這很合理。

然而,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末日消費可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使得生活靠著每月的薪水度日的風險更高。

26歲的西加(Adrian Siega)就是一個例子,她最近花光了他的緊急儲蓄來買一個模仿HBO熱門劇集《繼承之戰》中出現的Burberry包的仿製品。西加在2019年時從菲律賓搬到紐約,目標是在當地上大學、找工作和買房子。但隨著時間流逝,她感到擁有自己的房屋的夢想正在遠離。雖然他希望今年終於上大學,但他仍然和他媽媽住在一起並獲得財政支持。

西加表示,「30年前,紐約艾姆赫斯特的一套公寓售價9萬美元,現在一間一居室公寓的價格是40萬美元,這簡直瘋狂。」因此他決定專注於護膚用品、羊毛大衣和售價1088美元的山寨愛馬仕包包等「目前需要」的東西。

畢業於耶魯大學、專注在Z世代的理財教育的27歲網紅梅爾喬,在一則觀看次數超過180萬次的TikTok影音中表示,當老一輩的人問年輕人,為何能負擔得起他們從來捨不得買給自己的東西時,她會說,那是因為他們負擔不起其他東西。

她表示,「買房或成家是那麼遙不可及,以至於我們把頭期款或育兒金用在我們可以負擔得起的任何東西上,那讓我們外表看起來像是我們承諾過要成為的大人。」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美國大使館微博遭洗版!中國網友湧入求「救救A股」:年過不下去
好市多沙發「用2年半」成功退貨!美國女拍片吸近300萬觀看
中國移民爆買奢侈品炫富!新加坡俱樂部費用狂飆 誇張行徑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