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化芯片管制 中國工具廠商坐收漁利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加強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限制之後,中國芯片制造工具廠商成為受益者,近幾個月來自中國代工廠的訂單不斷增加。

研究顯示,隨著芯片制造商競相用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工具制造商北方華創(Naura)和刻蝕設備制造商中微(AMEC)等中國國內設備制造商贏得中國代工廠招標的比例遠高於往年。

華泰證券上月對182份招標的分析顯示,2023年1月至8月中國代工廠所有機械設備招標中,幾近一半(47.25%)由本土制造商中標。

該券商的分析師表示,2023年7月至8月,中國供應商贏得了62%的份額,而3月至4月僅為36.3%。

這標志著該行業的一個轉折點,反映出人們已經認識到美國對技術進口的限制不太可能放松,而且可能會變得更糟,而且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敦促的那樣,自力更生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們希望外國機器越少越好”

拜登政府周二(10月17日)擴大了針對中國芯片行業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北京獲得美國尖端技術來加強其軍事力量。預計這些措施將每年更新。

中國外交部周三表示,對美國最新的芯片限制措施提出嚴厲譴責,稱其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在制裁之前,中國頂尖的芯片代工廠會使用少量來自中國供應商的機器,但只有在增加新產能時才會嘗試使用新設備。”

“現在,代工廠正在用中國制造的設備測試他們擁有的每一台外國機器,如果發現中國制造的設備能夠滿足需求,他們就會更換所有的設備。”他說,“他們希望外國機器越少越好。”

他補充說,中微和北方華創尤其從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獲得了更多訂單。

中微、北方華創、中芯國際和華虹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更多閱讀:芯片之爭,中國巧妙出牌

中國設備制造商銷量飆升

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的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十大國內設備制造商的設備相關收入同比增長39%,銷售額達22億美元。

中國企業一直在囤積來自日本和荷蘭的外國制造的芯片設備,但這些國家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與美國一道頒布限制措施,此類渠道也將關閉。

分析師表示,中國制造商在蝕刻和清洗等領域的設備生產方面做得越來越好,他們在這些領域與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Corp)等企業展開全球競爭。

中微在收益報告中披露,它的一些設備已經進入生產線,用於生產采用5納米技術的先進芯片。其蝕刻設備用於去除硅晶片表面多余的材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半導體分析師說,中國制造的芯片設備質量提高的速度比他預期的要快,估計比他原先估計的提前了兩年。

他說:“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肯定取得了巨大進步,這反映在強勁的收入增長指標上。”

光刻技術存在挑戰 但沒有阻止中國企業取得一些突破

與此同時,也仍存在一些痛點,特別是光刻技術,它需要極其復雜的光學技術和工藝精度。中國一直無法采購到制造最先進芯片所需的極紫外(EUV)光刻機,而美國現在甚至禁止一些不太先進的深紫外(DUV)光刻系統進入中國。

華泰證券的報告顯示,2023年的前8個月,在眾多光刻設備招標中,只有一家中國公司中標。

路透社根據中國海關數據計算,1月至8月,中國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及其零部件同比增長81.2%,達到33億美元。

荷蘭的ASML公司是歐洲最大的科技公司和先進設備制造商,該公司周三報告稱,對華銷售額佔其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的近一半。

但光刻技術的挑戰並沒有阻止中國企業取得一些突破。分析師認為,華為技術公司和中芯國際通過調整仍能從ASML購買的DUV設備,為Mate60Pro手機制造出了先進的芯片。

白橡資本(White Oak Capital)投資總監Nori Chiou表示:“本土廠商仍缺乏提供EUV等全套設備的能力。”他表示,中國制造商專注於覆蓋成熟的節點設備。他說:“要看到中國制造的先進半導體設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