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停止販賣兩岸戰爭恐懼

(圖/美國海軍)
(圖/美國海軍)

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院針對台海舉行兵棋推演,相關人士得出一簡單粗暴結論: 必須讓台灣「全副武裝」。理由竟是:兵推結果表明,衝突開始後美國無法為台灣補給。如無法為台補給的推論為真,則美國已無意中透露立場:美軍不會援台。

美國此次真情流露是顯得無奈,因為衝突開始後美國無法為台灣補給,指的是能力上的無能為力,而不是沒有意願。這是公開大方承認中國在其國土周圍的反拒止能力,已經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遭遇的最強敵手。

對台灣有利的歷史紀錄表明,美國確曾出兵援助盟國且獲得成功。但不詳的暗示是,美國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用盟國人民的鮮血拖住敵國進攻的軍勢,最後階段才現身最大程度地盡攬戰爭利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無不如此,在歐陸戰場上用歐陸與英、蘇上千萬軍民的人命拖住希特勒的稱霸歐陸的野心;在亞洲戰場上用中國上千萬軍民的人命拖住日本稱霸東亞的野心。

美國往往先推卸責任,利用盟國大量消耗敵國的戰力,末了再以正義的化身姿態出現,卻不是為了民主、自由等道德陳義甚高的理由出兵,而是不折不扣的現實利益使然:全力打壓可能妨礙美國成為霸權的大陸國家崛起。就算德國不高舉納粹大旗,就算日本不是軍國主義,只要它們有成為歐洲霸主、亞洲強權的能力之前,就注定美國一定會介入阻斷他們稱霸強權的道路。這段歷史提供了現今中美關係軌跡的預視效果,台灣可能扮演的角色都不例外的予以預告。

對台灣不利的歷史紀錄也表明,二次大戰後,美國已不願與歐亞大陸上的大國進行正面交鋒(如果中國大陸在當時不算大國的話)。而美國在戰場上兩次嚴重的失算(韓戰、越戰)讓美國付出了數十萬人命,更是喚醒美國人民反戰意識,美國至此再無與大國交戰的紀錄。

台灣人民是否願意成為美國挑戰此一紀錄的犧牲者?眾議院此次兵推台媒一致未予報導的是,美國最終慘勝靠的是美國出動核潛艇與路基洲際飛彈才得以實現,期間更是遭到解放軍的核打擊。之前兵推則是美軍損失2至4艘航母加上萬人以上的美軍傷亡才得以慘勝。

不難看出兩次兵推美軍所要付出的勝利代價極其慘重,美國是否願意為了台灣付出遭受核打擊的沉重後果?答案也是顯而易見。因此台灣人民不應只看慘勝的兵推結果而沾沾自喜,而忽略過程代價之重將導致結果不可能實現的現實。此次兵推直接表明了美國無法為台灣補給的真實答案,台灣是否願意正視並將其與美軍不會援台畫上等號,重回兩岸和平優先的政治處理模式,就端賴人民用選票敦促兩黨了。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