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部門面臨關門危機 一文了解造成影響

為什麼美國政府可能會關門?

2024年的美國政府預算,因眾議院中的共和黨議員強烈要求削減開支,導致無法與民主黨多數的參議院達成共識,截至台灣時間27日,預算仍在國會中卡關。

若兩黨無法在9月30日——即今(2023)財政年度到期日——前達成共識,美國政府機關中任何非必要的工作,都將從10月1日凌晨0時起停擺。

雖然像飛航管制員、執法人員這類的工作,因其必要性不會停工,但政府停擺期間並不會發放薪水,這些雇員須等到預算案順利通過後,才會收到欠薪。

  • 美預算案卡關 10/1無法達成協議政府將停擺

美聯社報導,目前難以預測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政府將僵持多久,許多人都已做好政府將停擺數週的準備。

目前參議院提出「持續決議案(CR)」,將停擺期限延長至11月17日,現已進入最終投票,但即使參議院通過後,仍有待眾議院批准。

有哪些人會受到影響?

除美國全國數百萬的聯邦工作人員薪水延遲、影響金融市場外,像是臨床試驗、槍枝許可、護照等等需向政府申請的許可也會遭到延誤。

路透社報導,像經濟數據的公布到支持婦女、嬰幼兒營養補充等一系列社福服務,都將從週日開始暫停。

此外政府部門關閉,也將影響到相關的承包商或是產業,例如國家公園相關的旅遊服務都會出現狀況。美國旅遊業協會就表示,如果政府真的關閉,估計每天會損失1.4億美元(約45億元新台幣)。

總統和國會議員這些工作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也不會被欠薪,司法機構則能夠使用備用金和其他批准的資金在有限時間內繼續運作。

日前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在立院質詢時,也對「美國政府關閉,是否可能影響對台軍售?」一事表達擔憂,國防部長邱國正答詢時表示,「不用擔憂」。

過去政府關閉過幾次?

路透社報導,自1981年以來,美國因預算問題導致政府關門14次,但大部分都只持續1至2天。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時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國會對美墨邊境圍牆的資金爭執不休,導致政府停擺35天,創下政府關門最久的紀錄。

  • 川普終妥協 宣布美政府重開三週至2/15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81歲麥康諾又恍神逾30秒 美國高齡議員工作能力遭質疑
國際股市走弱 台股盤中失守11400點
美眾議員提「台灣使節法」 促具大使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