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跨黨派議員譴責中國圍台軍演 提案加速武器交付

中國解放軍週四起連續兩天在台灣週遭舉行大規模軍演引發各國關注。美國

聯邦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週四(5/23)發聲明譴責北京升高兩岸緊張情勢。另有議員提案,促使美歐等北約國家加速對台交付武器流程。

中央社報導,參議院共和黨籍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芮基茲(Pete Ricketts)及民主黨籍外委會「歐洲與區域安全合作小組」主席夏亨(Jeanne Shaheen)週五(5/24)提出「增強」法案。

「增強」(BOLSTER)法案要求,國務卿應於法案頒布後90天內,設立快速決策程序,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歐洲成員經由第3方,向台灣轉移美製防禦物資及服務。

為了因應中國侵犯台灣的領土完整、對台灣進行海上封鎖、奪取台灣外島及發動威脅台灣民用或軍事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法案也要求美國國務院制裁協調辦公室與歐盟相關單位定期磋商,制定計畫。

根據法案,國務卿應於法案生效後180天內,向兩院相關委員會簡報,說明美國與北約的歐洲成員對強化台灣自我防衛的討論情況,包括軍備轉讓或銷售,特別是符合非對稱防禦策略的武器,以及強化這些國家在印太區域的軍事部署。

此外,法案也要求總統向參、眾兩院外委會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對台灣軍事行動的經濟影響評估,包括台灣遭封鎖對全球貿易及產出的影響,並列出十個最受影響的經濟部門。

兩位提案議員也透過「國會意見」呼籲歐洲,特別是有對抗俄羅斯侵略及惡意行動經驗的國家,可以向台灣提供其「全面防禦」計畫的經驗,以協助台灣在危機下進行動員;歐洲海事強國可與美國協調,強化通過台海的航行自由;美歐也應與台灣建立海岸警衛隊間的交流合作,以對抗北京脅迫。

美國之音報導,眾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週四發表聲明稱,中國對台灣民主制度的威脅是不可接受的:「在台灣自由公正的選舉和賴清德總統就職後,中國共產黨公然企圖恐嚇台灣,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和首席民主黨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在聯合聲明中說:「此舉只會強化美國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台灣防衛及遏制中共咄咄逼人行為的必要性。…美國和國際社會必須與我們的台灣朋友堅定地站在一起,應對中共毫無根據地恐嚇世界各地民主社會的企圖。」

委員會成員、共和黨籍眾議員盧特克邁耶(Blaine Leutkemeyer)說,中國政府的做法其實是預期中的反應,但台灣政府仍須謹慎應對。他同時讚揚台灣人民透過自由和民主的過程選出了新總統,並藉此向中國傳遞重要資訊:「台灣人民(用選票)說話,他們不想要成為中國的一個衛星國家。我對他們的決定感到驕傲,他們說,‘不,我們不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做我們自己的自治國家。’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情況。」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韋克爾(Roger Wicker)週四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他將確保台灣會儘快取得所需的軍事援助。他說:「當台灣慶祝其民主時,中國卻充分展現出對這份價值觀的蔑視。美國應領導自由世界,幫助這個自由的島嶼國家做好對抗中國共產黨的準備…我將繼續確保包含在國家安全補充法案裡(對台灣)的20億美元外國軍事資金補助得到正確使用來幫助我們的台灣盟友。這筆資金曾經並且應該優先用於對抗中共構成的威脅。」

更多太報報導
解放軍圍台軍演 美第七艦隊:密切觀察、有責嚇阻區域侵略行為
新加坡副總理:台灣已成最危險衝突引爆點
國際高度關注解放軍圍台軍演 聯合國、美國務院要求克制

看更多相關新聞
陸圍台軍演 前空軍副司令爆兩岸海空軍「在廣播中交手頻繁」
新加坡副總理:台灣已成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
台海緊張 聯合國籲各方克制、 歐盟盼對話
中共軍演第二天 陸6艘海警船 再侵金馬限制水域
新聞眼/美外強中乾 難重演1996年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