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栗樹復育有望 基改培育出抗菌樹種

20世紀初,美國栗樹在北美洲盛極一時,但後來因為外來病菌侵襲大量減少,近幾年研究人員已經利用基因改造的方式,培育出具有抗菌能力的樹種,如果能夠獲得相關機構許可在野地種植,這將會是史上首度使用基因轉殖,在原生環境中進行復育。

這裡是位於紐約州雪城的實驗林區,裡面的美國栗樹有一半是經過基因改造。

栗樹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得將樹枝裝袋,因為我們現在在做基因轉殖。」

美國栗樹能夠提供眾多生物棲息的場所,經濟價值又高,20世紀初是它們的全盛時期,當時北美東部有四分之一的硬木林就是美國栗樹,但後來因為有人引進外來樹種,裡面帶有病菌,結果導致栗樹枯萎,50年內死亡高達30億棵,為了保住栗樹生機,先前有科學家採用傳統育種方式,也就是讓美國栗樹和能抗病菌的中國栗樹雜交,但這必須等到多世代的樹木長成後才能確認效果,不但不精準也得耗費許多時間,所以後來有人將目光轉向了基因改造技術。

紐約州立大學教授鮑爾表示:「我們有這種技術,這種技術很強大,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拯救物種。」

過去20年來,生物學家已經從小麥中找到一種基因,可以產生酵素對抗栗疫病菌,現在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小麥的這種基因,以及中國栗樹的基因,一起嵌入美國栗樹的基因組,然後培育出基因轉殖樹,結果其中有些是可以抵抗病菌,相較於傳統育種,成果更為精準迅速,他們計畫近期和美國農業部等相關機構提出申請,在野地種植這些基因轉殖樹,如果通過,這將是史上首度使用基因轉殖在原生環境中進行復育。

美國栗樹基金會紐約負責人說:「有人說我們不該扮演上帝,我會回說人類扮演魔鬼已經好多年了,你看看人類先前對許多事情造成的破壞,我們現在若不扮演上帝栗樹就沒得救了。」

為了搶救栗樹成立的基金會,心急喊話希望盡快進行基因轉殖復育工作,不過基改議題一直備受爭議,在現今反基改浪潮持續高漲的情況下,想要爭取相關當局准許野地種植,短期內恐怕很難得到正面回應。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