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人領近10萬紓困 專家:貨幣幻覺引通膨

當各界都在喊要「還稅於民」的同時,到底該發現金還是再印消費券,各界雜音都不同,但在過去兩年疫情之下,包含美國、日本、新加坡都有發錢經驗,只是對於振興經濟的效果,似乎不如預期,專家認為,如果今年國內經濟衰退,恐怕得發現金紓困,但如果要刺激內需,發消費券的效果還是比較好。

疫情橫掃下,美國率先宣布大撒幣,發錢拚紓困,2020年成人發1200美元、兒童每人500美元,年底再加碼,每人多領600美元,隔年又發1400美元,算一算等於一個成年人領了將近10萬紓困補貼,但過分浮濫的紓困卻引來通膨惡化。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供給面所造成的通膨問題已經存在了,但是我們還沒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又在需求面創造更多需求,不是實體的需求,而是貨幣所帶來的這種,我們說貨幣幻覺。」

美國發錢紓困,但消費支出卻創最大跌幅,經濟成長率也沒起色,看看各國紓困方案,發現金的確實不少,日本2021年4月每人給10萬日圓,相當於台幣2萬7,但同期家庭消費支出卻大減1成以上,新加坡1人領600元星幣,韓國則祭出排富條款,88%的民眾每人領25萬韓元,約台幣6千塊,至於澳門的現金分享計畫長達15年,年年發現金,永久居民領一萬,非永久居民也有6千塊,折合台幣都有2到3萬元。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發現金有一個缺點就是說,它替代性效果比較高,就是說民眾可能存起來,那如果說是發振興券的話呢,那基本上就是說在拉抬GDP的效果上面,會比發現金更好。」發錢還是消費券有差別,想刺激內需得靠「消費券」,疫後振興,但直接發現金人民感受最直接。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兩岸關係更複雜」! 習近平主導外交人事
美軍事團來台擴大合作? 揭缺乏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