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訪台向中國傳遞這些訊號 預計討論軍事融資、軍售議題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率領跨黨派訪團26日抵達台灣,將訪問至30日。他向隨行美國媒體強調,此行向中國共產黨傳遞美國與台灣人民同陣線,且努力維持台海現狀的訊號。《鎮民大會》提到,麥考爾訪團會討論數十億美元對台軍援的運用及彌補軍售交貨延遲的方法。

麥考爾(Mike McCaul)3月7日在美國國會出席《台灣關係法》45周年活動時曾說,會率團訪台慶祝我國新總統賴清德就職,當時外界以為是要參加5月20日的就職典禮。他22日出席我國駐美代表處在雙橡園舉辦的新總統就職慶祝酒會時,宣布會在5月底率團訪台。

這是麥考爾第2次率團訪問台灣,上次是2023年4月6至8日訪台,當時他同樣向隨行媒體表示,此行是向中共傳遞訊號,即美國支持台灣,並讓台灣變強,讓中國就進犯台灣三思而行。他坦言,訪團成員都收到中國威脅不要訪台的信函。這次訪台,麥考爾也收到中國警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表示,要求美國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得安排國會議員訪台…… 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美國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26日強調,美國國會議員自行決定是否訪台,無須行政機關許可。

中國警告後果美國自負

葛來儀在社群平台X澄清不實資訊時,做出上述表示,「美國沒『派』國會議員麥考爾訪台」,並稱美國不曾也沒在支持台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提到,其取得中國大使館官員寄給麥考爾的電子郵件說,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是「史上最糟的台灣新領袖(就職)演說」。

根據NBC,該信還說:「這(演說)再次證明賴先生選擇獨立道路,他正在實現它的路上。」麥考爾2023年訪台期間接受福斯新聞網(Fox News)訪問時坦言,當時的訪團成員都收到中國威脅不要訪台的信函。他這次向NBC表示,展現對台強力支持很重要,「我認為這是嚇阻」。

「率領這個具歷史性且跨黨派的國會訪團到台灣,這是與新當選台灣官員會面的首個美國國會訪團,是向中國傳遞美國與台灣人民同陣線,會努力維持台海現狀的訊號」,麥考爾告訴福斯數位新聞網(Fox News Digital),「我期盼和台灣資深領隊階層和公民社會成員會面,在各方面強化雙邊關係」。

這次訪團成員有共和黨的美國眾院外委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和同僚巴爾(Andy Barr)、威爾森(Joe Wilson),以及民主黨的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帕內塔(Jimmy Panetta)與胡拉罕(Chrissy Houlahan)。帕內塔是美國前國防部長之子;胡拉罕是退伍空軍上尉。

將談軍事融資經費運用

帕內塔向福斯數位新聞網稱,此行是向全球傳達挺民主的重要訊息,「世上的民主國家必須就捍衛我們的共享價值和自由站在一起…… 這個跨黨派訪團到台灣是展現此必要的夥伴關係。我期盼祝賀賴清德總統近日就職,並繼續強化我們兩國的聯繫,專注於該區域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向NBC強調,麥考爾率領的訪團到台灣是「展示我們在全世界的友誼力量」。他表示:「從本質上來看,這與我們堅實在世上的軍事面一樣重要,並向另一方展現確實有人在意台灣。」《鎮民大會》(Townhall)稱,麥考爾此行會談論防衛議題。

《鎮民大會》引據美國眾院外委會共和黨發言人說法指出,此行另個目的是展示,中共各程度的恐嚇都不會削弱美國對台海和平的承諾。《鎮民大會》說,該訪團會評估我國如何能最佳抵禦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以及先前通過的美國援助方案如何支撐台灣安全。

《鎮民大會》表示,近期通過的《國安緊急撥款法》(Security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中,要提供台灣20億美元的軍事融資(FMF),還有2022年的《台灣增強韌性法》(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要求在2023至2027年間,每年可給台灣20億美元FMF。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24日簽署撥款法案生效。《鎮民大會》提到,訪團還會討論如何彌補當前約190億美元軍售項目交貨延遲的情況,確保美國國會提供台灣的妥當協助能達到所需的部分,以發揮預期的威懾效果,因中共沒有出現減低對台敵對的訊號。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