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至2032年可生產全球近30%先進晶片 中國僅佔2%

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業界評估10年後將大有收穫,至2032年,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將成長2倍左右,且掌控全球28%先進晶片製造,而雖然中國也致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但目前集中在成熟晶片,其先進晶片產能在10年後可能只佔全球2%。

《日經亞洲》報導,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及波士頓顧問公司(BCG)8日報告,預計至2032年,美國生產的10奈米以下晶片將佔全球產能28%,中國則只有2%。

報告認為,拜登政府2022年為避免依賴亞洲供應鏈而推出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編列390億美元打造美國晶片產業,這份投資預計在接下來10年獲得回報。如果沒有這項法案,2032年美國先進晶片產能只會佔全球的8%。

在2022年時,美國晶片(含所有類型的晶片)產能只佔全球10%,全球其他地方的產能集中於亞洲。但由於《晶片與科學法案》,美國晶片產能將在10年內成長203%,2032年美國製造的晶片將佔全球總量的14%。

報導指出,目前美國和中國一樣,兩者都沒有製造10奈米以下晶片的能力,但由於美國政府的補助,台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都已同意增加在美投資,在美國設廠生產先進晶片。

台積電原計畫在亞利桑那州廠製造3奈米晶片,但獲得美國政府66億美元補助後,也將會生產2奈米晶片。獲得64億美元補助的南韓三星也會在德州廠量產2奈米晶片。這就是業界估計美國2032年可製造全球28%的10奈米以下晶片的由來。

中國集中於成熟晶片

相形之下,中國雖然推出了超過1420億美元的政府措施來刺激國內半導體產業,但10年後先進晶片產能卻只能佔全球2%。美國半導體協會主席暨執行長諾佛(John Neuffer)說,這是因為「中國似乎在傳統製程晶片(legacy chips)投入了更多精力」。

舉例來說,中國製10奈米至22奈米晶片,到2032年在全球產能佔比將從6%增加到19%;而28奈米以上的晶片,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由33%增加到37%。

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的壓制,尤其是對最先進晶片、以及晶片製造設備的管制,也是中國尖端晶片在10年後產能佔比會大大落後於美國的原因,即使兩國的先進晶片產能在2022年都是零。

美國半導體協會主席諾佛稱,美方的一些管制可能會減慢中國先進晶片發展的速度,「中國在最先進晶片的起步基礎低得多。雖然美國在製造方面表現下滑,但在設計和研發方面都是第一,且從本行業的歷史來看,幾乎一直都是如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呼籲政府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2.0版》、或者透過某種形式繼續投資,以便維持美國在半導體的領先地位。不過,美國11月總統大選導致這類補助或激勵措施都陷入不確定性,一些人擔憂川普若重返白宮,可能代表產業政策又將生變。

然而,半導體牽涉各種科技競賽,包含軍武和太空。半導體協會主席諾佛認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兩黨都會支持強化美國半導體供應鏈。

更多太報報導
彭博:美撤銷英特爾、高通對華為的出口許可
美學者:美國應讓中國明白武力犯台也得不到台積電
日經:蘋果雖擴大東南亞供應鏈 對中國依賴仍在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