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火商的把戲

我空軍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BLK70)戰機軍售案,原訂今年運交首批戰機,但延宕至2025年第3季,除了疫情影響供應鏈的因素外,美方坦言另一原因是遇到「技術障礙」;這與空軍現役F-16戰機性能提升成F-16V的情況如出一轍。蔡政府這次絕不能讓軍火商洛馬公司將成本再轉嫁到我方。

對於因「技術障礙」延後交機,國防部也說明今年初已出廠2架F-16V(BLK70)係原型測試機,主用途為設計研發飛行操控軟體,其中1架為巴林訂購,我國的F-16V因前述軟體研發進度延遲,預於明年第3季出廠,美國國防部已成立高階專案督管,確保洛馬於2026年如期如質履約。

空軍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當年之所以進度落後,追究起來,洛馬是第一個該負責的。洛馬於設計之初進度就落後1年多,但軍售沒罰責,洛馬又是軍火大廠,蔡政府不敢吭氣,只得打自己小孩給外人看。

當然,空軍是全球F-16戰機第一個升級的使用國,過程有些波折很正常,但洛馬不認錯,就讓人不服。第1架F-16V試飛首航是2015年10月在美國完成。美方在2016年4月通知我方軟體測試要延期。空軍當時說,因這是全球第一次F-16升級,美方為求慎重,在軟體測試方面較原定時間延誤,全案計畫不會延期。這個說法與這次新購F-16V戰機交機延宕的理由一模一樣,只多了個疫情的影響。

但這一延,整個F-16V的性能提升案進度都改了。2017年本應編139億預算,第一批改裝數十架,只得先編69億元,縮減為4架。結果這4架也拖到2018年底。這個過程與新購首批戰機本應今年交機,改到明年第3季的操作模式相同。

重點來了,F-16V性能提升案雖首批延後交機,但洛馬強調所有交機會如期完成,如何趕工,洛馬要求負責性能提升案的漢翔公司換了不配合的前任董事長,然後加人加工時,成本全部轉嫁到漢翔,替洛馬追趕落後的進度,達到其如期全數交機的合約要求。

此外,F-16V性能提升案預算已追加兩次,從1100億元追加到1296億元,再追加到1402億元,雖說空軍自己有增加項目,但追加兩次預算仍不尋常;再者,漢翔加工加時追趕進度,然而關鍵技術都是美方掌握,根本不讓我們碰,漢翔做的有很多是黑手工作。

這次新購戰機,生產線在美國,美方是自行吸收進度落後的成本,還是會故技重施,轉嫁到我方,值得國會密切監督。